[转贴]为什么曹操和孙策一创业就有很多人才支持,而刘备就招不到呢?
问题:
在三国演义里。
曹操刺董失败,刚刚回家乡创业,就可谓是一呼百应,许多文臣武将都投靠他了。
孙策自立之后,也得到了周瑜鲁肃等有能力的臣子的支持,也得到了很多武将和文臣的投靠。
为什么刘备除了桃园三结义,几乎没有得到太多新的有能之士?尤其是文臣方面,一直没有合适的军师。
按理说以刘备的声望,无论是皇室血统,还是十八路诸侯那时的表现,亦或袁绍曹操等人的重视。只要他发个招聘信息,应该有人会投靠啊。
刘备去过的地方那么多,四处奔波,为什么一直得不到好的军师?
更何况刘备也曾经占据过徐州,为什么徐州的才士也没有投靠他呢?
回答:
所以说这就是演义罢了,演义嘛,罗贯中爱怎么编怎么编。
历史上,曹操创业有很多人才支持?谁支持他?
他爹都不支持他,他爹也就是哪个当过太尉的曹嵩,带着万贯家财和他弟曹德跑去徐州琅琊郡了,最后便宜了别人。
真正支持他的,就是远支的曹家人跟夏侯家的人,所以后面诸夏侯曹的地位那么高,就是因为人家出场就是股东。
当然,有人是不够的,还需要有钱,曹操散家财,散的是自己的钱,不是他爹的财,但他才当了几年官?那点钱压根不够起兵,是陈留太守张邈的部将卫兹资助了曹操。
卫兹为啥资助曹操?
一来他老大张邈跟曹操本来就是好友,二来卫兹是何苗故吏。
《三国志·卷七·魏书七·吕布张邈臧洪传第七》:张邈字孟卓,东平寿张人也。少以侠闻,振穷救急,倾家无爱,士多归之。太祖、袁绍皆与邈友。
《先贤行状》:兹字子许。不为激诡之行,不徇流俗之名;明虑渊深,规略宏远。为车骑将军何苗所辟,司徒杨彪再加旌命。
第一波起兵讨董的那帮人,东郡太守桥瑁、济北相鲍信、河内太守张杨还有曹操。
这几个人中,鲍信跟张杨是何进的故吏,桥瑁是被何进征调的外兵之一,曹操跟何进的关系稍微远点,但也属于何进集团的外围人士,再加上资助曹操起兵的卫兹。
说白了,他们都是一伙的,是原何氏外戚集团的余党。
这么七拼八凑,曹操拉出了五千曹家军,这个规模也就一般,当时酸枣联军,每个诸侯都是数万人的规模,比如鲍信就拉出了两万人,曹操这点人压根就不够看的。
就这点人,在荥阳一战,也被新手村BOSS徐荣狂屠,曹操本人也被流矢射中,马也受伤了。
这时候,是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也非常讲义气,没有抛下曹洪,两人一同逃回酸枣,这才捡回一条命,跟着他起家的曹家军几乎全军覆没。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遂引兵西,将据成皋。邈遣将卫兹分兵随太祖。到荥阳汴水,遇卓将徐荣,与战不利,士卒死伤甚多。太祖为流矢所中,所乘马被创,从弟洪以马与太祖,得夜遁去。荣见太祖所将兵少,力战尽日,谓酸枣未易攻也,亦引兵还。
曹操一夜回到解放前。
他只能再想办法募兵。
扬州有丹阳兵,是天下精兵,曹操也馋,就去扬州募兵了,他为啥能去扬州募兵呢?
首先,他堂弟曹洪跟扬州刺史陈温关系好,陈温给面子;
其次,丹阳太守周昕,很可能是曹操他爸曹嵩的故吏,所以帮了曹操的忙。
曹操跟曹洪一起去扬州募兵,曹操自己搞到了四千多丹阳兵,但这批丹阳兵显然不想无缘无故远离家乡,跟着曹操去北方给他卖命,刚出扬州就反了,还大肆放火烧营帐,眼看曹操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太祖兵少,乃与夏侯惇等诣扬州募兵,刺史陈温、丹杨太守周昕与兵四千馀人。还到龙亢,士卒多叛。
关键时候,曹操拔剑在手,犹如战神附体一般,连杀数十人,把叛军给杀散了,这才杀出营寨,捡回一条小命,等曹操第二天回来收拢兵马,四千丹阳兵就剩五百多人了,曹操欲哭无泪。
《魏书》: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馀皆披靡,乃得出营;其不叛者五百馀人。
还好他堂弟曹洪给力,曹洪家是大土豪,家里有的是钱,在老家谯县就拉出了上千人,他跟扬州刺史陈温又是好友,所以去庐江郡的时候,搞到了了两千装备精良的庐江上甲,然后又去丹阳郡招募了数千人,到龙亢跟曹操汇合了,曹操这才有了几千兵马。
《三国志·卷九·魏书九·诸夏侯曹传第九》: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洪将家兵千馀人,就温募兵,得庐江上甲二千人,东到丹杨复得数千人,与太祖会龙亢。
所以,曹操能拿到创业的第一桶金,与其说是靠他爹曹嵩,不如说是靠曹洪,曹洪给他的帮助,比他那个已经躲去琅琊郡的爹可大太多了,你曹操没钱没粮没兵是吧?
我曹洪全给你凑齐了!
虽然有曹洪这个大金主,但曹操手上也就几千人,这点人去继续讨董就算了,跟送死没两样,也就只能给别人打工了,去谁那打工呢?
曹操选择了自己的大哥袁绍,毕竟俩人从小玩到大,可能大哥还能给自己点支援。
他一路走一路招兵,到河内的时候,队伍又招了一千多人。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至铚、建平,复收兵得千馀人,进屯河内。
你以为曹操就此抱上了袁绍大腿?自此风生水起?
那就想多了,袁绍这时候自己都腹背受敌、火烧眉毛了,他想抱袁绍大腿,袁绍还指望着他救命呢!
北面,幽州战狼公孙瓒带着幽州突骑气势汹汹的南下,准备把他给一波突突了,一直突到了界桥附近。
界桥,已经到袁绍大本营魏郡边上了,袁绍这个冀州牧当了没几天就快成魏郡太守了。
图源来自B站UP菜博1997
更要命的是,这时候袁绍连集结主力北上迎战公孙瓒都不敢,因为南面,黑山军的于毒、白绕、眭固等十余万众开始攻略魏郡、东郡,抄袁绍后方。
《三国志·卷一·魏书一·武帝纪第一》:秋七月,袁绍胁韩馥,取冀州。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
袁绍要是北上迎战公孙瓒,那老家就会被黑山军抄了,要是南下扫荡黑山军,那公孙瓒就会把他老家给突突了。
袁绍甚至连家小都不敢放在自己地盘,而是放在兖州刺史刘岱那边,除了俩人关系好,还有一层因素,就是让自己的家小去刘岱那当人质,希望刘岱不要来抄他后路。
不过,刘岱跟公孙瓒关系也不错,公孙瓒之前还派骑兵去给刘岱助战过,公孙瓒于是写信威胁刘岱,让他把袁绍家小送过来,再加入反袁绍包围网,不然等自己灭了袁绍,下一个就是他!
刘岱面对公孙瓒的威胁,也犹豫了。
《三国志》:是时岱与袁绍、公孙瓒和亲,绍令妻子居岱所,瓒亦遣从事范方将骑助岱。后绍与瓒有隙。瓒击破绍军,乃遣使语岱,令遣绍妻子,使与绍绝。
袁绍这时候都快从冀州牧滑跪到魏郡太守了,再发展下去,就要从魏郡太守变成邺县县令了,哪有能力支援曹操,他还想着曹操帮他一把呢。
同病相怜的哥俩面面相觑:
在这种危机关头,是曹操带着他手下那可怜的几千兵马杀入东郡,在濮阳城下一举击破了黑山贼之一的白绕!
袁绍大喜过望,马上表曹操为东郡太守,曹操就此从小曹同志升级为曹经理,帮大哥袁绍守东郡。
《三国志 卷一 魏书一 武帝纪第一》:黑山贼于毒、白绕、眭固等十馀万众略魏郡、东郡,王肱不能御,太祖引兵入东郡,击白绕于濮阳,破之。袁绍因表太祖为东郡太守,治东武阳。
袁绍有小弟曹经理守后路,终于可以放心率军北上,迎战幽州战狼公孙瓒,取得了界桥之战的大胜!
曹操这时候麾下有谁呢?
就是诸夏侯曹们,外加一个荀彧,其他没了……
这边顺带吐槽一下,荀彧是颍川派领袖,是曹操合伙人,给他带来了颍川士人加盟的说法。
请问荀彧带来了谁?
一个都没有,就他自己来的,连他侄子荀攸都是五年后才来的,钟繇、郭嘉这帮人也是,这时候影子都没有,唯一一个可能在的就戏志才。
其他的五子良将,这时候就一个乐进,其他也没了,连于禁都不在,于禁这时候还在鲍信手底下当他的小队长呢。
甚至典韦都不在,他这时候在陈留太守张邈手下,更不用说许褚了,许褚还在老家当他的大土豪呢!
曹操的创业条件,就是说好不好,说差不差的那种。
支持他,给了他资助的就是卫兹跟曹洪,所谓的很多人才支持,也是他是自己打下地盘后,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这才有人才过来投奔的。
说白了,乱世,首先就是看你是不是能打!
你要证明自己有能力带领大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人家才会跟着你!
其他都是次要的,没人愿意站在失败者一边。
就连“四世三公”的袁绍,在证明自己能击败公孙瓒之前,都是“冀州诸城无不望风响应”,大家都去喜迎公孙瓒的王师了。
所以,招不到很多人才,有没有一种可能,是自己没有过硬的战绩,还没有证明自己有能力带领大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 [转贴]如果你是宗馥莉,会怎么做来稳住局面?
-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