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如果资本家和工人都是人民,那么,资本家剥削工人是不是人民剥削人民,或人民不可能剥削人民?
对咯! 总算有个看到社会本质的朋友了,这个世界,一直以来,都是掌握在人民自己手中的,而不是什么所谓的权力,或者资本。
最无语的是,人民总喜欢自己定义成为,无力的被安排群体。
有人说,那不对吧! 古时候你看到皇帝敢不下跪吗?分分钟推出午门,甚至整个族谱都要挨个点头。
这只是现象造成的结果,但造成结果的原因,却很少有人关注。
为什么每个皇帝都要把自己,塑型成真龙天子?玩什么君权神授那一套?
归根结底就是古代人信奉这一套,古代没有科学,老百姓自发的选择相信天神,真龙跟天命。
权力就必须向当时的人民意愿靠近,以大家相信的样子出现。
东西方的君主都是从教派,或者神话中转化而来,你就说巧不巧吧!
然后以皇权为起点,之前的原始部落酋长,或者族长,情况则更为明显。
这些权力代言人,通常是由拥有丰富生存经验的长者担任,他们知道哪里有食物跟水源,甚至其他弱小部落。
归根结底,目标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让部落壮大,让更多的族人能够活下去。
你所代表的群体意愿越大,受到的拥护也就越多。
所以权力跟身份地位,从来就不是凭空掉下,是需要符合广大基层的愿景,这一点不管你用什么手段,都无法改变其本质。
那为什么到了皇权时期,又会产生世袭制,甚至连几岁的孩童,都能坐上龙椅呢?
这就是阶层分化后,所产生的一种新现象,比如,你在地主家当长工,地主是会帮你养老的,你的孩子也可以留在地主家,继续当长工。
如果离开了固定的地主,你就要面临失业,成为流民,或者下滑成为佃农。
佃农也不想离开固定的地主,可能当下的地主不好,但至少还能包下一块地,这也是一个名额。
换个区域的话,就要独自面对变数,而且是全家人的变数,当时资源严重匮乏的年代,普通人根本无力承担。
既然下边的人都不想挪窝,那些达官贵人又怎么可能会愿意?所以就产生了士族,分封,再到最上边的皇权。
大家都不要动,只要风调雨顺,就能永远平和的周转下去。
问题是天灾这个不可控的因素,如果是周围的游牧民族遇到了,势必发生战乱,进一步演变成为人祸。
说白了,就是平衡被打破,一个地主倒下,就会产生一个村的流民,然后为了生存,去抢另一个村的资源。
所以朝代更迭,往往要面对长达几十上百年的演化,并不是依靠所谓的几个天人下凡,而是要通过暴乱,根据稀有的物质当量,去消灭多余的人口,一直寻找达成新的稳固关系,就这么简单粗暴。
几千年来,都是这么一个演化过程,只是没人说,明白的人,也只能根据大势所趋而选择跟进。
直到工业革命的爆发,科技解放生产力以后,局面才开始好转。
人们从依赖土地,又多增加了一个选择,参加工业生产,以及更丰富的生活服务内容。
普通人的选择变多了,就不再依赖原本的固定关系,地主不要我,工厂会要,工厂不要,我还可以去唱大戏,街头卖艺,甚至到青楼上班,总有一条生存下去的路走。
然后皇权立马崩溃,转而爆发法国大革命,一场资本主义跟教会皇权的斗争。
其背后同样代表两股不同的势力和民意,吃工厂饭的,当然不想服务那群皇帝老爷,你算老几?要我给你磕头。
老子有技术,有生存能力,我当工人,当服务员,但我的儿子可能学机器维修,成为一名维修工,全家人都发家致富,为啥还要一辈子被钉死在下人身份上?
按劳分配这么简单的道理都不懂,人需要的是自由选择!
这些工人阶级的想法没有错,他们原本就是流民,是工厂的出现,接纳了他们,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由的身份,不用再到处流浪了。
问题是,那些农民没有啊!工厂占了土地,替代了手工业,把地主都卷死了,这些主子可是他们的人生保障。
你们这帮家伙,只顾着推翻,又拿不出个安置措施,你们说的技术,老子一个种田的,字都不认识,我一大家子吃什么?伺候谁?你养我啊?
所以,本质上来说,这就是两拨人的意识对抗,战争只是磨合加速器。
随着路易十六的人头落地,君权神授的故事,也就真的变成了一个故事。
为啥工业革命必然发生在资源小国?
因为物产丰富的大国,足够涵盖绝大部分人的稳定,日子虽然苦一点,但总归是有口饭吃,你不需要改变这种状态,没有这种需求好吧。
儿子还能跟自己一样,接替自己的位置,没有位置的光棍,打打短工,没有后代,被归为贱民,混个几十年,死了就一了百了,自我调节。
这些毕竟是少数,不影响大局,所以不需要工业化来解决问题,因为本来就没有问题。
我们的近代工业化,根本就是被外部殖民主义强行改变的,他们需要更大的市场,就必须不断的推行工业化,从而保证自身价值的增长。
光靠小国家那点资源,自己跟自己玩,照样无法兼顾那么多的人口,这样就只能加剧内卷,岗位不断的被替代,然后增加不稳定因素。
之后我们也爆发了内部矛盾,但主要矛盾,依旧是针对外部干涉的势力,反倒是旧封建官僚体系,选择向外部势力妥协。
这个三角关系非常有意思,从义和团的扶清灭洋,民意都是在拥护过去的稳定关系,并不想被工业化,强行打破平衡。
洋人一来建工厂,就势必要占据土地,原来的地主阶级,也必须让儿子去留洋,学习科技,然后再转化工人,推行新的雇佣关系。
当时的老百姓哪能接受这个?本来世世代代都有着落,凭啥要改变自己,你帮我养老吗?种地的资格没了,我一大家子吃什么?
所以我们的近代史,跟法国大革命,有本质上的区别,我们一开始的保皇派,才是民意的主导。
反而是当时的大清自身不给力,被洋枪大炮给打蒙了,好日子过惯了,甚至想通过赔款息事宁人。
问题是人家要的是你的市场,用条约逼着你开放通商口岸,逼着你进行工业化转型,成为产品倾销地。
当时的皇帝也觉得洋人是不是脑子有泡,我都帮你把义和团处理了,直接给你送钱不行么?
你折腾这玩意干什么?把平衡的固化关系打破了,这个家我还怎么当?
果然,随着市场被打开,中国被逼着工业化转型,普通人的生活发生了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明白,人还有另外一套活法。
甚至留洋回来的那批年轻的假洋鬼子,把辫子都剪了,见到长辈也只鞠躬不下跪了。
这套行为,影响了很多人的思维,既然过去的稳定关系不能保障了,我凭啥还要跪 ♂️皇帝呢?
所以我们这的工业革命势如破竹,从1911年黄花岗起义,到1912年初,不到一年的时间,清朝皇帝就自觉退位了。
因为这是全民意识,包括近代化转变的军阀,原来的那一套彻底玩不下去了。
更关键的是大清皇帝自己,也被洋人逼着工业化,不断削弱自身的影响力,没有保障根本的基层稳固关系。
这是一次全民意识的选择,而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开始,一直到1799年才彻底宣告结束,用了整整十年,中途还差点被强行扭转局面。
美国的南北战争,用了4年,才彻底工业化转型,只有我们用了一年不到的时间。
清帝退位,洋人还怪大清软弱无力,他们当然看不清这些,洋人当时的立场就是既要市场,又要皇帝稳固局面,还要工业化。
哪怕就是全能的上帝,也无法做到。
你不可能创造一批现代人,然后强行让他们跪皇帝,还去工厂里边替你生产能源,还采购你们的消费品,你扪心自问,洋毛子自己做得到不?
所以,哪怕是近代史以前,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依旧是老百姓根据那个环境,所做出的选择,一旦违背了大众核心价值观,任何手段都无力回天,这就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可能说到这里,还有相当一部分人不相信,依旧觉得人民就是一句空话。
行,我再往后说军阀割据跟民国时期。
中国的工业化,说白了,是被外人强行打开的,是被逼做出的决定,属于传导效应,加上皇帝自身的失职,没有坚定的维护稳固局面。
因此,后期就进入了军阀割据的年代,每个军阀的背后,都有不同的外部势力在支持。
但当时的老百姓不关注这个,大家还在按照自己当下的生活环境,坚持自己的价值观念。
也就是跟着地主吃饭的,继续当长工,当佃农,转化成工人的,就进城当工人,当服务人员,因为地方足够大,人口足够多,不用你干涉我,我干涉你,大家各顾各。
相反,一旦发动天灾,农民就往城里挤,转化成为工人,而一旦发生战乱,工人又会躲到农村,投奔亲友,转变成为农民。
所以我们的工农是一家,不像欧洲那种你死我活的对立关系,又找到了一种稳固的平衡关系。
这种僵局可是很难打破的,军阀混战了那么多年,北伐打了那么多次,依旧无法解决问题,老蒋也只是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这是为啥?还不是广大老百姓的选择,想当农民当农民,相当工人当工人,比以前更稳了,为啥还要改变这种现状?有什么意义?
然后,小鬼子来了,这二傻子冲进来就直接杀人放火,冲着亡国灭种而来,可以说几千年来,人类世界上最蠢的选择,就是在工业化以后,不考虑市场,去创造新的稳固局面,而是通过屠杀手段,把平衡打破。
这里涉及了一个现代问题,我就不展开细说了。
没想到通过抗战,反倒让原本稳定的混乱局面,变成了一个统一的趋势,五湖四海的一盘散沙拧成一股绳,这还是人民共同的选择。
你说小鬼子蠢吧,他们好像又知道这个结论,所以一开始就奔着消灭所有人来的。
讲完古代说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这十多年,尤为明显,我们经历了好几个不同的社会环境。
从一开始的职称,岗位顶替名额,土地归集体所有,再划分给集体成员,这些措施,都是在维护人民的权益,保护稳定状态。
问题是随着人数增加,还有劳动积极性的下降,这套游戏规则玩不下去。
那怎么办?
双轨制转型咯,一面开展市场经济,一面保留原来的职工名额,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争取涵盖更多的人。
然后人数继续暴增,市场也消化不下,又怎么办?
扩充全产业链咯,走海外贸易,做世界工厂咯,同时大力发展高新科技,推动互联网经济,增加灵活就业咯。
这短短十多年,我们一直在解决十多亿人口的稳定问题,从来就没变过。
为啥会有计划生育?因为当时的生产力,市场规模跟不上,大部分人还是小农思维。
为啥会有人情社会的现象?因为大部分人都在追求稳定,害怕面对变数,自寻的出路手段。
你信奉什么,社会就给你提供什么样的舞台空间。
西方国家走的是市场资本,也就是完全跟随消费者的脚步, 消费市场, 需求,整个社会都会支持。
但市场经济也有弊端性,由于资本财富的高度集中,一些个人需求会被无限放大,比如血库缺血,西方国家就支持卖血。
普通人想解决个人欲望,西方国家的红灯区,女优影视就能合法经营。
这就造成了一批人对另一批人的戕害剥削,你可能会说,但他们赚到钱了嘛!
按你这逻辑,那佃农也应该合法咯,他们也分到地了呗?
发展市场经济没错,但不能完全跟着欲望和需求走,更不能因为一部分人的需求,然后通过金钱为媒介,去伤害另一部分人的权益。
所以,我们的市场经济,是建立在集体主义的基础上。
什么是集体主义?去看我昨天写的问答,这里不过多赘述了。
说白了,就是要把所有人都当人看,可以让一部分人,在某个阶段承担一定责任,但也要这部分人在下一个阶段,享用到相应的权益保障,这就是集体主义。
问题是我们的老百姓,由于身处的环境不同,面临的压力不同,关注的问题不同,所以表达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别。
就比如说,有人跳出来表示,病人会要求医疗免费,老人会要求养老免费,读书的要求教育免费,失业和负债群体又喊着要全民发钱,工作的人要求上四休三。
这些都跟稳定的现代化生活相关,问题是谁来提供服务呢?大家都在关注自己眼巴前,将要面对的问题,谁来接这个烫手山芋?
我只能说,要从集体主义出发,想解决问题,就要把整个集体的所有人,面临的问题都包含进来。
把集体主义划分成两个板块即「利他思维」+「好人经济」
要想解决全民医疗保障,就必须想办法把教育问题解决,这样才能提供足够多的医疗服务人员。
要解决教育问题,又必须把工作跟债务问题重视起来,这样才能创造足够多都社会价值,供养强大高效的教育体系。
这些问题,从来都不是个人,或者某个群体所要独自面对的,而是整个集体的利益捆绑关系。
然而当下的最大阻碍,就跟过去一样,各顾各,大部分人没有集体观念,认钱不认人,甚至把这些问题寄希望到有钱人身上。
请问一个富有的人,会在意上述问题么?既然只有钱可以解决,那么每个人都把眼睛盯着钱,围着钱打转,这不又回到市场经济的弊端性上去了?
总之,集体主义观念不被广泛重视,大家都抢被子盖,最后就是都没被子盖,一起煎熬,成为各自的阻碍,再加剧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这也是西方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问题。
大家当下的价值观选择,就是未来的历史走向,我们就像挤在公交车门口的一群人。
都想先上车,可是不排出一个合理的先后顺序,就只能耗着,问题永远也无法解决,所以要达成共识,找到问题的根源,一个一个的解决,都把同类当人,我们的工作和追求,是为了这个集体越来越好而奋斗。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就更应该拥护集体主义观念,只有集体主义包含了普通人的权益,这不是什么道德口号。
要知道,利己主义,拜金,社达,这些玩意儿,是老虎狮子的专长,你个羚羊牛马学个屁?
追求利己的被各种诈骗,拜金的最后都负债了,社达的结局,就是勾心斗角一辈子,失去利用价值以后,自生自灭,你想怎么个死法?
可惜我们将长期跟一群短视的人群共处,这是大部分人的选择,也可能是来自人间的诅咒。
希望之后的年轻一代,能明白这些事情,认清集体主义价值观,这个共识的重要性吧,或许那些期待的保障,就能在他们身上,一一实现。
- [转贴]女生觉得“潘、驴、邓、小、闲”哪个最重要?
- [转贴]让你醍醐灌顶的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