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南非经济腾飞源于独特的制度安排(中)

南非经济腾飞源于独特的制度安排

http://www.caogen.com/blog/Infor_detail.aspx?ID=132&articleId=14825

南非的流动工人和有序城市化

由于流动劳工政策,造成了南非的一个现象——逢年过节有大批的黑人劳工要回家,在南非的黑人居住区索韦托,有一个据说是非洲最大的公共汽车站,每到圣诞节前后,有大量的劳工要返乡,会出现一个很热闹的景观。一些南非朋友告诉我,现在圣诞节回去过节的劳工,主要是外籍劳工了。因为南非废除种族隔离制度之后,南非本国的黑人劳工80%已经在城里安家,已不必再每年卷入这种所谓的民工潮里了。

南非的黑人劳工即使在流动时期,虽然白人不希望他们在城里安家,但是他们实际上还是通过各种渠道,力图在城里建立各种各样的社区。当然这些社区在白人眼里都是很不高尚的社区,都是属于类似于贫民窟的社区。绝大多数的黑人劳工他们都在打工地附近安了家,当时南非白人不让他们进入主城区,但是在城外划了一片地方让他们安家,这就是约翰内斯堡西南25公里的索韦托。

在索韦托以家庭方式居住在贫民区的黑人劳工,在种族隔离制度废除前占80%,而以单身劳工方式居住在集体工棚的,大概占 20%。普遍认为居住在单身宿舍无法安家的单身劳工,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比在贫民区安家的那些劳工的地位更加低、处境更坏。在过渡时期,南非出现严重的部族冲突,死了上万人,当时说冲突是由于科萨人和祖鲁人的部族矛盾,后来学者认为,其实所谓的部族矛盾包含了利益诉求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处境更差的集体宿舍劳工,与在贫民窟可以安家的那些劳工之间的利益矛盾导致的。

南非的土地制度也一直存在着英国传统的私有制和布尔传统的国有制的冲突。 19世纪英国人在治理开普殖民地时期,曾一度推行过土地私有化的改革,允许黑人购买和拥有土地,但是这一政策惹怒了布尔人,进行了强烈的反对,为了安抚布尔人,英国人妥协了,后来南非实行的仍然主要是布尔人的制度。其中着名的就是1894年的格伦格雷法,规定黑人实行部落传统下的份地制,实行所谓的平均地权,规定必须保证黑人家庭拥有份地,但是份地不得超过10英亩,一家不得拥有多份,而且份地不能买卖。白人规定这种制度,冠冕堂皇的理由就是防止黑人由于土地买卖而变为无地农民,是为黑人着想,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为了白人圈地着想。

1913年、1936年南非又两次通过了土地法,最后形成了一种“二元土地制度”。在最终实现白人国家所有的框架下,一方面白人社会内部基本上按照英国传统建立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上的私有地权制度,但另一方面,对黑人却强化了部落集体下的家庭“份地”平均使用制,不仅禁止黑人白人之间的土地交易,在黑人内部也只承认部落土地所有制,不承认私有制,限制个人对土地的权利,限制个人的土地拥有量。

对白人当局来说,实行这样的土地制度有两个好处。第一,实行这一制度,白人当局就有理由说黑人在所谓的黑人家园里,是保留有退路了,因此城市可以不对他们开放,城市只要出现危机,出现经济萧条,就可以把黑人劳工赶回去,因为他们反正可以回去种地,失业也不是问题,社会保障也不是问题。第二,虽然黑人的份地是属于集体的,但国家高于集体,国家要圈土地,集体没有任何抵制能力。因此,这个制度给白人圈地提供了非常优越的条件,使得白人城市的基础设施搞得很好。南非的城市很漂亮、高速公路修得很多,都与这些制度有很密切的关系。

南非的这一“优势”,是欧美国家所不具备的。在经济繁荣时,可以让流动工人大量进城卖苦力,一旦遇到萧条,就把他们视为城里多余的人,进而把他们赶回所谓的黑人家园,让他们靠狭小的部落份地生活,以此一次一次把危机的打击转嫁到他们的身上。这种流动劳工加黑人家园部落所有制的设计,就是所谓有序的城市化。南非的一位专家汤姆林森就曾经论证过,美国的城市化就是无序的城市化,美国没有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因此黑人大量涌入城市,芝加哥、底特律等黑人都是占一半人口以上,造成城市脏乱差,他们认为这是一种很糟糕、很失败的案例,南非绝对不能这样干,南非要做自己独创性的体制,就是要把黑人管住,只让他们来打工,不能让他们在城市定居,这样的制度就是所谓有序的城市化。

在有序城市化的条件下,南非不允许黑人在城里定居,但是却需要黑人打工,黑人不能定居的理由,就是如果黑人在城市里定居,就会形成贫民窟。但是时间长了,黑人安家的趋势还是无法阻止,他们就在约翰内斯堡城外划了一片地方,让流动工人在那里盖房子,这就是所谓的索韦托(Soweto)。它本是“西南镇区”(South West Town)的拼读,但一些黑人却有另外的解释:索韦托就是So Where To,“那么我们去哪儿呢?”显然,白人不准他们到别的地方。

因此就出现了一个很鲜明的对比,一大片的棚户区组成的索韦托和全是华丽的建筑构成的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号称是南半球最美丽的城市、非洲花园,而索韦托是人口高达100多万的庞大棚户区,是世界着名的所谓问题社区,不单在政治上是黑人反抗运动的根据地,同时社会秩序也比较差,是犯罪率很高的一个城区。

民主化之后,这种现象很快得到了改变,一方面索韦托的公共设施在民主化时期有了很大的改善,索韦托不再是那么简陋,不管是黑人的住宅,还是各种公共设施,都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黑人可以进入约翰内斯堡,约翰内斯堡在有些人看来就比过去要脏乱差了,有些人说原来的约翰内斯堡像北京,现在的约翰内斯堡有一点像是马尼拉了,但是这到底是进步还是倒退呢?不同的人大概有不同的判断。

在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大城市是没有贫民区的,原因是不允许黑人进入,只能住在索韦托,不能住在约翰内斯堡。但是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就有大量的穷人进入大城市,在城市里出现了一些露宿街头的人,就出现了一些棚户,还出现了穷人干脆占据空房的现象,出现了治安和脏乱差一类的问题。这一类问题,使得现在的南非大城市比起种族隔离时期要更像拉美(据说拉美大城市的特征就是城里有大片的贫民区),但是这并不是我们所讲的拉美化,因为拉美化是没有走出种族隔离制度这一背景的,而南非出现的这些问题,其实是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的一个暂时的现象。

南非在种族隔离时期城市里很干净,治安也很好,但是这是以种族隔离为代价的。我发明了一个名词,把这种状况叫做“前拉美化”,也就是说它是在没有迁徙自由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漂亮城市,这种漂亮城市的背后是对黑人人权的剥夺,因此它比拉美还要落后。而在种族隔离制度废除之后的民主化阶段南非虽然出现了暂时的城市治理困难,可以叫作“类拉美化”吧,但与“前拉美化”的“漂亮城市”相比还是进步了。今天南非社会的共识是,如今的城市治理困难只是他们进步过程中的问题
,要解决这种问题,但绝不会再倒退回到“前拉美化”的状态,尽管南非在那时曾经有非常漂亮而且“有序”的城市,但对于大多数人即黑人而言这并不是他们的城市,也不值得他们自豪。

按照种族隔离时期南非当局的制度设计,“流动工人”应该是在城里打工,把家留在农村,他们在农村的家庭,白人当局起了名称,原来叫班图斯坦,后来叫“黑人家园”。南非的“黑人家园” 理论是1956年通过所谓的汤姆林森考察团的报告建立的。当时南非的一个农学教授汤姆林森率领一班学者搞了个调查,认为南非工业化造成大量黑人涌入城市,如果不采取措施制止,到本世纪末都市黑人人口将达到1500万,那么就会出现美国底特律、芝加哥式的现象,他们以美国作为反面的案例,说这种无序的城市化会造成严重的问题,像贫民窟、脏乱差等等。因此他们提出,解决的办法就是让黑人和白人“彼此独立发展”。但是这个报告也说,黑人只务农其实也过不下去,因此要在黑人居住区实行工业化。汤姆林森报告说,如果不为黑人在自己的居住区提供发展机会,那么我们的计划就会失败,因此要实行所谓的投资点和工业分散化计划,也就是在黑人家园搞离土不离乡的乡土工业,让黑人就地在那里工作,不要进城,进了城也不要在城里安家。

白人当局还说,黑人家园可以保护黑人的优秀传统,维持酋长制度,不要学白人搞什么民主。当时黑人维权运动对此是强烈反对的,曼德拉对这个计划有激烈批评,他指出:尽管汤姆林森报告中关于发展黑人区经济、改善民生的说法并非一无是处,但这个计划的目的是在于阻止黑人定居城市,因此从总体来说是行不通的,而且是不人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