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凯

近两日读了几篇杨小凯的文章,对他的一些观点颇感兴趣,下面是维基百科上他的资料:

杨小凯

http://zh.wikipedia.org/wiki/%E6%9D%A8%E5%B0%8F%E5%87%AF

杨小凯(1948年10月6日-2004年7月7日),原名杨曦光,澳大利亚经济学家,华人。

杨小凯原籍中国吉林省,在湖南长沙长大。他最突出的贡献是提出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方法和理论。他已出版的中英文专著包括:《专业化与经济组织》、《经济学:新兴古典与新古典框架》、《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使他获得了世界级的成就和同行的推崇。 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

2004年在澳大利亚去世,享年65岁。

简历
1962年-1968年在长沙市第一中学就读。当时年仅19岁的他曾以一篇名为《中国向何处去》的大字报被点名批判,1968年起被判刑十年。
1968年至1978年,杨小凯在监狱服刑期间向与其共同关押的大学教授、工程师等人学习了大学课程,包括英文、微积分等。
1979年出狱后,杨小凯于在湖南大学数学系旁听一年。
1980年杨小凯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1982年毕业,获计量经济学的硕士学位。
1982年杨小凯被武汉大学聘为助教、讲师。
1983年受经济学家邹至庄赏识推荐,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88年被授予博士学位。
1990年杨小凯被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聘为终身教授;
1993年杨小凯当选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1998年杨小凯任哈佛大学客座教授;
2000年1月,杨小凯成为莫纳什大学经济学系的首席教授。
2004年7月7日早上7时49分,杨小凯因患肺癌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的家中去世,享年56岁。

职业成就
在普林斯顿大学完成学业后,杨小凯接受了耶鲁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奖学金。1988年,他移居澳大利亚,接受了在莫纳什大学的讲师工作。随后他出版了一系列英文的论文和著作,很快获得了广泛的国际瞩目。1989年他成为高级讲师,1993年成为正教授(Reader),他于2000年被授予经济系首席教授。1993年,杨小凯成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杨小凯曾经被两次提名诺贝尔经济学奖(2002年和2003年)。

杨小凯曾与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合作,包括黄有光(Yew-Kwang Ng)和杰佛瑞·萨克斯,后者曾评价杨:“杨是世界上最有洞察力、最严谨的经济学理论者,他也是经济学界最具创造力的人之一。”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詹姆斯·M·布坎南说过:“我认为现在全世界最重要的经济研究就在莫纳什大学,是杨小凯所做的。”

4 thoughts on “杨小凯

  1. 小东东

    我看的都是他在书刊杂志上发表的关于中国经济的文章、访谈录之类的,没有看他的书。你在网上搜搜,应该有的。

  2. smilemana

    杨是天才级人物,前几年在真正的经济学界很刮起了一阵旋风,其学术才能高于曾经时髦的张五常、郎咸平起码一个数量级吧,可惜早逝。现在是经济学家满街走狗、满嘴喷粪的时代了,哪有几个认真做学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