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具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节选自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于1845年春,是马克思比较早期的作品(26岁)。文章很短,只是一个提纲和一些简短的论断(类似于孔子的论语),主要内容是批评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在这篇文章里,马克思尝试用历史唯物主义来定义人的本质,是他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
年轻时的马克思,思想还比较稚嫩,研究社会和历史问题还没有取得大的进展,还没有形成后期比较成熟完整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但是,26岁的马克思的思维深度,已经基本上吊打我们所有的人。
单就这句“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社会实践了这么多年,都快奔四了,才终于弄明白他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要是早点明白这道理就好了,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是反过来,如果不被社会反复毒打,我是很难理解他这句话的,这状况确实挺矛盾的。

走上社会后,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人际关系方面的困惑:为什么以前学生时代的好兄弟、好姐妹,走上社会没几年就变了?遇到奇葩或者无能的领导,该继续忍着还是辞职不干?同事总是把活推给我,该怎么处理?挑选下属,要听话的还是能干的?职业生涯该如何规划?家庭和工作如何平衡?朋友真的是越多越好吗?一大堆问题接踵而来。
我们可以根据经验或者情绪,来解答和处理这些问题,有效果好的,也有效果不好的。这就造成了:出现问题时困惑,处理问题时也困惑,即使问题解决了还是困惑,时时刻刻都在困惑。
归根结底,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缺少一个理论化、系统化、客观公正的解决方案。是否有这么一个解决方案呢?
有,根据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定义,在这个社会中,我们每个人并不是单个的、抽象的、孤立的;而是处于不同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彼此有联系,互相有影响的。所以,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时,都要放到特定的社会关系和生产关系中去考量,从而找到最合理的解决办法。

例如上面的问题,挑选下属,要听话的还是要能干的?
我们和下属之间的关系是生产关系,所以一切要看生产关系的需要。
如果生产关系需要听话的,那就选择听话的;如果生产关系需要能干的,那就选择能干的。
看,根本没有任何道德困境,用马克思主义办事就是这么简单。

结合后期比较成熟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著作来考察人的本质,还可以得到如下推论:人的本质是由其全部社会关系决定的,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关系。
最近流行的“工具人”观点,也是在说同样的道理。“工具人”观点认为,在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工具人”。只不过员工是低级工具人,老板是高级工具人。其实“工具人”观点,只是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和“劳动对人的异化”换一种说法而已,世间的道理总是相通的。马克思主义现在不流行了,所以要换些时髦的词汇来和年轻人沟通,工具人这个词汇就是这样出现的。

另一种难处理的关系是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亲近领导,同事会不会说我是巴结领导的小人?疏远领导,领导会不会认为我孤高自傲、从而不带我玩了?有道德困境,也有现实利益考量,貌似比较难处理。
其实每个大单位都有那么几个人,因为处理不好和领导的关系,导致在单位里混不下去,现实利益受损,职业发展遇挫。
那么究竟该如何与领导相处,建立起良好的上下级关系呢?
这要从领导的本质来看:领导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主导者和核心参与者。领导既是具体的人,更是抽象的社会生产关系的代表。
也就是说“领导既是人,又不是人”。
与领导处理不好关系的人,往往是把领导当做具体的人,带着情绪化的眼光来看待领导,从而做出种种错误的判断和行为,无法建立良好的上下级关系。
所以,对于领导,任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行为,都是值得鼓励的。一切以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来考量,是没有任何道德困境的。
和同事、下属、亲戚朋友相处,都可以以此类推,这个世界会简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