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三)
模块三:转什么-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方向(5讲)
08讲 转意识:为什么数字化转型必须一把手亲自干?
从这一讲开始,我们进入这门课的第三模块。我们讲了企业为什么要数字化转型,也探讨了三个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绕不开的核心挑战。第三模块,我们来谈谈数字化转型到底转什么。
这五讲内容,其实有个特定的对象,就是企业的一把手。为什么?因为,数字化转型中的企业,就像在未知的大海上航行,一位有经验的船长,他的作用对整艘大船来说是不可被替代的。下个月的天气如何,要储备怎样的资源才能启程,航行过程中怎么调整船员的状态,遇到风暴怎么办,这些都是“船长”的工作。
我们这一讲要谈的“转意识”,一言以蔽之,就是企业一把手必须意识到自己“船长”的这个身份。数字化转型,你得亲自干。
对业务小的公司来说,我认为这个一把手就是CEO本人,如果公司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那各大业务条线负责人、各分公司总经理,也是我们所说的这个“一把手”。
我想请你想想看,现在很多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做法是什么样的?最常见的就是一把手问责制,对吧?找一个数字化转型的执行负责人,这个人通常都是原来信息部门的负责人,提拔成CTO,来管这件事。一把手自己只负责监督,不亲自参与具体事务。很常见,对吧?但恕我直言,这种转型不可能成功。
为什么我们说必须让一把手亲自干呢?因为有权威、有地位,说话别人会听吗?当然不是。真正的原因在于,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三张图只在一把手这个“船长”的脑袋里,别人没法替代。
用户价值图
为用户解决问题,为用户带去价值,这是数字时代企业的立命之本。
这门课从第一讲开始,我们就在谈用户体验提升,响应用户需求,用户价值对企业的重要性,我想不必我再多说,你一定已经有体会了。
所以,第一张图,就是用户价值图。但很多人没有意识到,这张图可不是在哪个部门手中,而是超越于部门之上的。
刚才我们说,数字化转型不能丢给IT部门自己干,不是IT团队能力不行,而是因为对企业来说,IT是一个纵向的能力。要解决具体的业务问题,为用户创造价值,还需要横向的业务能力也参与进来。
这么说可能有点抽象,我来给你举个华为的例子。
华为和很多个国家做生意,会在当地成立代表处,你可以把这个代表处理解成一个子分公司。当时,某个代表处遇到了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客户拒票。具体情况是,项目进展到某个阶段,需要客户付款了,我们就开票给对方,结果客户拒收这个发票,退回给我们,也不付款。等于我们做了事,但收不到钱。
那客户为什么拒票呢?因为交付的产品清单和合同的产品清单不一致,各自在用自己的一套技术语言,互不相通。打个比方你就明白了,华为这边的交付语言是“两片面包、一块牛肉、三片生菜”,客户那边的合同语言是“牛肉汉堡”,客户一看,不对,拒票。
这也不能怪客户,因为这确实涉及客户公司内部复杂的流程,语言不一致,接下来他在公司内部没法推进。
好,那华为这个代表处的技术人员一看,这不难啊,我们技术可以解决啊,语言对齐就行了。技术人员搭建一个数字化平台,通过关联映射的方式,把合同签订、供应制造、交付安装等双方各个环节的语言保持一致。这就需要客户方配合,提供数据支持才能完成。
新的问题来了,客户不愿意。
这下华为的技术同事就很委屈了,我的方案很完善了,客户不配合,我有什么办法?业务同事也很难受,客户拒票不付款的问题还是悬在那里,没有解决。
你看,我们华为的技术人员解决方案没有问题,可是,客户配合意愿的问题又不是技术能解决的。这就需要一把手做综合判断,去找到客户配合意愿的突破点。
华为代表处的一把手和客户方的CFO深度沟通后发现,有很多业务痛点让他非常头疼。但他不知道的是,华为这个数字化平台正好能帮助他解决这些痛点。
比如,现在这笔预算消耗的进度怎样,如何跟公司申请新的预算,采购的资产如何精细化管理等等。说白了,这位CFO就是需要随时了解钱花在哪里了,货物有没有生产完成,有没有发货,物流走到哪儿了,是陆运还是空运,什么时候到仓库,什么时候安装等等。
而这些信息,只要双方系统语言一致之后,他就能通过华为这个数字化平台随时获取。还是用刚才那个比方,就像是我们把加工汉堡的过程可视化,让客户随时能看到。华为代表处的一把手为客户方讲解了这里面的业务逻辑和技术方案,客户方立刻表示全力配合。
你看,这就是一把手脑袋里才有的那张“用户价值图”。有这张图,才能跳出部门单一的维度,不被技术、业务等具体问题束缚,而是综合各个方面来看问题,才能真的为用户解决问题。
业务演进图
这张图,也只在一把手脑袋里。
前方海域有没有暗礁,明天有没有风暴,应该选择哪个港口停靠,给接下来的航行做哪些资源补给,这些只有“船长”最清楚。
有一句俗语说,屁股决定脑袋。任何一个企业,只要到达了一定的规模之后,业务都有自己的“屁股”,不同业务部门之间就会出现利益冲突,这很正常。但对企业这个整体来说,就意味着,只要它是一个业务部门,它就有“近视眼”,看到的都是眼前的局部,很难跳出自己的业务角色,更不可能考虑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
举个例子,比如一位顾客要买一台电视,在某个电器类的网购平台上下单,上面显示可以当日送达。这项服务对顾客来说,当然是很好的。对这家企业来说,也是好事,原来是线下门店销售模式,现在拓展了线上渠道,是新的发展路径。对吧?
好,那线上平台想要实现这台电视机当日送达,就需要让距离这个顾客地址最近的线下门店发货,这样一是能完成这项给顾客的服务,二是对企业来说成本上更划算,对吧?但是请注意,线下门店很可能会拒绝这样的业务模式。
为什么?你想想看,这一单到底算谁的销售业绩呢?顾客从线上平台下单,如果算线上的,那线下门店等于是被定义成了仓库,不具有销售业务上的价值,那它当然会拒绝。如果不能处理好这里的利益冲突,明明是一家企业,线下门店和线上平台就会变成竞争关系,这种商业模式就不能继续发展,更别提企业发展的“第二曲线”了。
你看,这不是靠技术就能解决的事,对吧?企业必须有超越业务主管的角色,不只是关注业务的现状,更能对业务的演进心中有数。这个人,只能是一把手。一把手带着业务演进这张图,亲自参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不只是简单地做一个网站,把线下搬到线上,而是从企业运作模式上进行通盘考虑,利用数字化带来的能力,去发掘企业新的竞争力,重构新的业务流程。这是一家企业能够生存,能够转型,能够持续创新的关键所在。
架构生长图
说完了用户价值图、业务演进图,我们再来看“船长”手中的第三张图,架构生长图。
什么是架构?你可以理解成企业的基因。一家企业的基因是从它创始之初就写在底层代码里的,基因有什么作用呢?企业每天都要面对市场带来的巨大的不确定性,如果市场稍有变化,企业就做出应激反应,或者在各种趋势里随波逐流,这样的企业很难长大。
想要不断成长,持续发展,就需要确定性。基因的作用就在这里,它能够为企业在风云变幻的外部环境下,提供确定性,专注于成长。
我们华为管这个叫做架构的价值。架构生长图,是一张描绘未来业务愿景的蓝图。怎样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长大以后应该什么样,这件事别人无法定义,只有“船长”心里才有。
说到这儿,我想带你看一小段华为的历史。
1998年,当时华为的全球业务还没有全面展开,但是,“用全球的资源,服务全球的客户”,这是写在我们的基因里的,我们的架构也围绕着这一点展开。所以,当时我们就开始搭建CRM系统,也就是华为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以此来提升华为服务客户的能力。
后来,随着华为公司的不断成长,全球化业务高速增长,面对越来越多时空上的不确定性,比如100多种货币,这里就有汇兑问题、结算问题;20多个时区,就涉及客户办公时间、合同签署时间;各类语言语种,就会出现产品参数、标签、物流信息统一等等问题。这个时候,CRM系统的能力开始发挥极大的作用。它可以支撑华为公司全球的销售人员、服务人员,都按照客户公司和所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做生意。
这还只是CRM系统,华为在全球还有五个财务共享中心、四个供应中心等等,这些能力如果等到全球业务扩张开始构建的话,一定是滞后的,是没有办法支撑企业的迅速成长的,是不可能应对企业的全球化发展的,也就不可能拥有全球化高质量的竞争力。
你看,这就是架构生长图的意义所在。作为“船长”,需要用这一张清晰的蓝图,来给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框定当下的坐标,和未来前进的方向。
*
在这节课快要结束的时候,我想特别强调一点:
数字化转型不是变魔术,把企业从兔子变成鸽子,然后一劳永逸。数字化转型是一个持续看向未来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把手作为“船长”的这个身份,至关重要。
好,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讲的内容,为什么一把手一定要把数字化转型的任务扛在自己肩上?因为有三张图在你脑子里:
第一,用户价值图,这是对外,你要理解你的用户;
第二,业务演进图,这是对内,你要理解你的业务方向;
第三,架构生长图,这是对未来,你要理解这家企业要变成什么样。
这三件事情是没有人可以为你代劳的。
思考题
你在企业里是什么职务?从你的角度出发,又是如何看待这三张图的?
09讲 转组织:为什么IT能力必须建在业务上?
这一模块我们在讲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方向,上一讲“转意识”中我们提到了,IT技术是一家企业非常重要的纵向能力。数字化时代,技术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是转型中的企业不可或缺的力量。
那作为企业的一把手,到底怎样才能用好IT技术呢?用什么样的组织结构,才能发挥出技术能力的最大价值呢?
这一讲,我们就来谈一谈转组织。
业务IT一体化
我想先请你来回想一下,你的企业,或者你见过的大多数企业,各部门和技术部门都是怎么协同工作的?
业务部门有一个需求,提上来,和技术部门同事开两个小时的会,沟通清楚这到底是个什么需求。然后技术部门对这个需求进行规划排期,由开发人员开发,开发完成之后,再交给专门的运维人员去做好保障。通常是这样的,对吧?
这种方式很像是击鼓传花,看上去每个人分工明确,流程顺畅,但实际上,只要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种方式是有问题的。
首先迎面而来的问题,我想你大概率经历过,就是慢。一个需求从被提出来到真的实现,可能半年一年都过去了,周期很长,速度很慢。
因为周期长,紧随而来的下一个问题,就是贵。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都变得很高。
更要命的是,这种方式会让原本简单的事情处理起来非常难。各个业务部门都会向技术提各种需求,技术到底把资源分配给谁?各个业务领域都去跟技术团队沟通,做调整,可能开完五个会之后,原本优先级最高的那个需求就变成最不紧急的需求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从组织层面看,这是功能型组织的结构,每个部门承担各自的功能。华为以前也是这样,我们管这个叫烟囱式的组织,一个个高耸的烟囱,彼此之间是隔离的,沟通成本特别高,就会出现慢、贵、难的问题。
2010年之后,华为开始采用项目型组织。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组成一个团队,把公司对业务的需求和数字化能力放在一起,形成一个项目组,去解决特定的问题,解决完了之后,项目组解散。
这听上去比之前的功能型组织好多了,慢、贵、难的问题似乎被解决了,可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能力没办法固化下来,很容易流失。
什么意思?你想啊,项目型组织天然就是一个临时组织,只对项目目标负责,不对长期结果负责。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项目组织就没有办法把做项目得来的数字化经验,沉淀成公司的能力。项目组一旦解散,没有什么组织可以承接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长期任务。
因为慢、贵、难的问题,因为能力流失的问题,华为开始考虑优化组织。我们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探索和比较,最终,我们确定了业务IT一体化运作的组织模式。在华为看来,这是当前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最好的一种组织方式。
那到底什么叫“业务IT一体化”呢?
打个比方,1927年,中国共产党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其中有一项著名的党组织结构调整,叫“把支部建在连队上”。业务IT一体化,就是把技术能力建在业务上,由业务主管担任负责人,业务人员和技术人员一起成立数字化的团队。技术人员不再是单独的一个部门,而是成为具体业务部门的一部分,形成一种长期固定的组织形式。
从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一种人事的安排,但你如果真的理解了功能型组织和项目型组织带来的问题,就知道这种组织形式对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意义了。
纠偏、预判和生长
首先第一个作用,就是纠偏。
在这一次组织调整中,华为写下了业务与IT一起协同的六大原则,围绕着“业务主导、IT使能”这个核心,要求双方都得遵守。这在组织变革的时候,很多企业都这么做,对吧?在这里,我不是想跟你分享这些原则的内容,而是想说:最重要的不是写下原则,而是执行原则。
六大原则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技术必须懂业务规则才能施工,业务必须和技术的流程相配合。你看,业务和技术就是硬币的两面。但是,如果这双方不在一起工作,这些原则就等于白写了,一定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走样、变形。只有指导员和官兵们在一起,最新的思想、前线的战况,才能互相同步。
所以,任何关于组织的原则,制定了不等于就能实施好,实施了不等于就不偏航。华为这一套把技术能力建在业务上的组织方法,让那些工作原则没有成为空话、套话,而是真的在实践中运用起来了,起到了纠偏的作用。
不止如此,把技术能力建在业务上,还有一个作用:预判。
什么意思?我们来想象一下,一个技术人员前后工作状态的变化。
以前,需要和业务开会,业务人员用两个小时告诉他,这到底是个什么需求,在解决客户的什么问题,为什么很重要。会开完了,这位技术人员可能也是似懂非懂。为什么?因为距离前端客户太远了。
这还只是提需求环节,更别说其他情况了,这位技术人员收到的信息永远是滞后的,甚至可能是失真的。
现在呢?他每天就和业务坐在一起,看业务是怎么工作的,看自己做出来的产品业务是怎么使用的。对他来说,他对业务需求的感知不仅会同步,还会超前。因为他是从技术的思路出发解决问题的,可能业务还没意识到这个环节可以靠技术来优化,这位技术人员就已经想到了。
你想想,只有把支部建在连队上,才能出这样的效果,不是吗?技术人员身上具备的技术能力、数字化思维,在这样的组织模式下会被成倍的放大,甚至可能为企业带来意料之外的能力提升。
这种组织模式下,能力不是封闭固化的,而是在不断生长的。这就是第三个作用。
以前的组织模式,可以说是供给依赖型,技术能力有多少,业务问题就解决多少。但现在这种组织安排下是业务主导,技术能力可以根据业务需求生长。
还是举个华为的例子。
华为的财经原来有一个财报的系统,随着系统做得越来越完善,就不再需要那么多技术人员了。但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做一个交易处理的数字化平台。财经的业务主管就决定,把原来财报系统的技术人员,调配到新的业务上。
如果放在以前的组织模式下,可不是这么灵活的。以前,财报系统的项目做完了,人员就释放了,到了其它业务的新的项目上,财经想要进一步做深化数字转型,想要有经验的老手,很难实现这样的动态调整。但现在这种组织模式可以了,业务启动非常顺畅。
不止如此,当这些数字化平台都搭建好后,财务数据分析的需求越来越多。财经业务部门不用等着公司总体调配、增加数据分析人员,自己就可以开始建设这部分能力。短短两年,财经系统的架构、安全、运营等能力也都建立起来了,成为华为公司非常重要的一项企业级能力。
这就是业务IT一体化组织模式发挥的三个重要作用:纠偏、预判和生长。
*
你发现了吗?这一讲我们反复在说两个字,能力。技术已经成为驱动企业发展的能力要素,这已经是我们的共识了。但是,很多企业没有意识到,人在哪儿,能力就在哪儿。以往的组织形式之所以没办法在数字化转型中发挥作用,就是因为忽略了这一点:能力是长在人身上的。
传统企业很容易守着一套老思想,认为技术就是码农,就是伺候机器的,这就是在把技术人员当工具。企业也因此损失了自己的创新能力。企业要做数字化转型,必须破除工具思维,把重点放在“人”身上。
华为“把支部建在连队上”,把技术能力建在业务上,就是在做这件事,用组织模式去承载人的能力,把它变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要素,真正为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核心能力的支持。
思考题
你对技术能力的看法是什么?你怎么看技术和业务之间的关系呢?
10讲 转方法:转型的施工次序分哪三步?
听了前面的几讲课程,转变了意识,转变了组织架构,我相信你心里已经有了一个数字化转型的蓝图了。
但是只有这个蓝图,你心里肯定还不太踏实。如果数字化转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那这个施工的次序是什么?我们这一讲的”转方法”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施工次序
我得先提醒你,很多企业的一把手在实施数字化的时候,很容易陷入一个陷阱,就是按照部门、功能的划分来数字化。比如说,一入手就是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怎么数字化,招人怎么数字化。这不对。我们一会儿会讲到,这么数字化一定会碰上瓶颈。
那应该从哪儿入手呢?我用孙悟空打个比方。
孙悟空大闹天空,给玉皇大帝制造了一个巨大的麻烦。那玉皇大帝从哪儿入手解决这个麻烦呢?肯定是管理孙悟空。管理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把他压在五指山下,不让出来;一种是让他跟着唐僧去取经。取经的路上,孙悟空闹事儿了有惩罚,唐僧念紧箍咒,护送成功了有奖赏,如来给他封斗战胜佛。
这个解决问题的次序,我认为就是数字化转型的次序。我们从数字化转型的角度再回顾一遍。玉皇大帝确定了要管理的是孙悟空,这就是定义了一个清晰的业务对象,是第一步。比如企业的用户、合同、知识,你想管理什么、想让什么为业务产生价值,你就围绕什么进行数字化。
从业务对象开始,抽取出业务过程,是第二步。孙悟空护送唐僧取经,就是一个抽取出的业务过程。这一步也能看出来我们前面定义的业务对象合不合适,业务对象一定是可以抽取出业务过程的。如果玉皇大帝把业务对象定义成了”金箍棒”,那这就抽取不出来业务过程了。
业务对象衍生出了业务过程,你想复用这个过程,提高效率,这还需要第三步,就是业务规则。紧箍咒是惩罚,封斗战胜佛是奖赏,这就是给孙悟空划定的业务规则。
这是我用孙悟空打比方,让你对数字化转型的顺序有个大概的认识。我稍微总结一下,数字化转型不是针对业务的,更不是针对职能、部门的。数字化是针对业务对象的、业务过程和业务规则的顺序逐级展开的。
我们在现实世界里做一件事需要的所有资源,其实就是这三类:对象、过程和规则。我们在前面的课程里说,数字世界不仅仅是现实世界的延伸,而是现实世界的映射,最终在数字世界形成一个现实世界的孪生世界。我们叫”数字孪生”。
那怎么才能映射?就是按照这三个层次映射:对象的数字化需要数据工程师,过程的数字化需要代码工程师,规则的数字化需要算法工程师。华为未来就会围绕着这三个方向来开展我们的业务数字化。
施工案例
这么说还是有点抽象,我们接下来把这个次序放在具体的业务场景里看看是怎么实施的。
我们先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公司的门禁管理。
假如你站在华为的大门前,门禁就要识别,你是不是华为的员工。门禁可能开门,也可能报警。确认了你是员工,门就打开了。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场景,背后就隐含了我们刚刚说的对象、过程和规则。你看,门禁管理的业务对象,就是人。业务过程有两个动作,开门还是报警。那什么时候开门,什么时候报警,这就是业务规则。
门禁系统比较简单,我们再来看一个比较复杂的例子。一个汽车厂怎么做数字化呢?
咱们还是先来确定业务对象。你说一个汽车厂的业务对象会是什么?是车还是人?这两个答案,都不准确。汽车厂是在把车卖给客户,然后在客户使用这辆车的全生命周期内为他提供服务。那我们确定的对象,就应该是”客户使用这台车的全流程体验”。
2020年,中国汽车的年销量是2500万辆,传统车企的销量在这当中占据了九成以上的份额。但是这2500万辆汽车运行的状态怎么样,车厂完全不清楚。那按照数字化的思路,在车卖出去的时候就应该有个记录,这个车车架号是什么,颜色是什么,型号是什么,等等,都应该记录下来。
但记录不是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要记录的是客户使用这台车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比如客户给车买了什么保险,什么时候出了什么事故,他是去哪里维修的,是不是开着这辆车参加过什么车友会,之后换车他又换了什么车?
一旦把这些东西都记录下来之后,你就能得到一些规则。比如什么样的人最可能买这个型号的车,30岁以上的白领一般保养车的频率是怎样的,等等。有了这些规则,你就能做到在恰当的时间、用恰当的方式服务客户。
还不只是这样。这么做完一整套的转型,你还会发现一个奇妙的变化。企业和自己的上下游之间的关系转变了。
原来一个汽车厂和它的分销商是什么关系?是上下游啊。分销商既帮助车厂卖车,但是也分走车厂的利润。他们既合作也博弈,相爱又相杀。我把这种情况叫”分销商陷阱”,很多企业和自己的上下游都有这个困境。
但是数字化转型之后呢?企业变成了一个服务平台,这些4S店是平台上产业生态的一部分。我们建议这个车厂,在签约的时候,给客户发一些优惠券,让优惠券引导客户去他们的4S店。
这样,4S店就变成了一个共建产业生态的合作伙伴,既在帮助车厂销售,也在帮助车厂服务客户,还在帮助车厂获得客户的数据。
这个生态上当然还有其他的部分,比如车的保险,也可以用类似的办法。
原来企业和渠道之间就是上下游的关系,现在企业成了平台,其他本来是企业和客户之间的所有流程点,都成了平台的线下服务商。
企业和渠道之间关系的这个转变,开始于我们确定了新的业务对象。你注意啊,确定了新的业务对象后,企业当前的一些业务过程和业务规则也会随之重新定义。
比如我们看一个例子,招聘网站。
招聘网站运营的时候,关注的是什么呢?大概是这么几个指标:日活跃是多少人,月活跃是多少人,新增的用户是多少人,等等。来网站的一个个职场人,就是它们原本定义的业务对象。
能关注到这些指标,已经比汽车厂不知道车卖给谁了要好多了。但这么干,就陷入到了另一个陷阱里,我把它叫”火车站陷阱”。什么意思呢?火车站就是个中转站,不坐火车的人,他不会来火车站。招聘网站也类似,不想找工作的人,他根本不会打开招聘网站。
这就是火车站陷阱,你不来,我一点办法也没有。
那要跳出这个陷阱,该怎么做呢?就得从重新定义业务对象开始。
对招聘网站来说,业务对象不应该是来到网站上的一个个职场人,而应该是一个职场人一生的职业生涯管理。这个人跳槽了,对新公司有什么期望,他身上有什么独特的价值,未来希望自己如何发展,等等。这些信息都是招聘网站应该要知道的。
这还不够,还有第二个业务对象,就是一个企业的岗位需求。有一家世界排行前几的猎头公司,他们的做法就是围绕着一个企业,把这个企业所在的产业链、企业的整个业务布局、岗位构成、发展战略,全都弄清楚,他们甚至对有些公司是了如指掌的。
这两个业务对象定义出来之后,就相当于在一个人的职业生命周期上,有些公司会出现在其中的一个节点上,和他发生交互,比如面试,这就是业务过程。
这些数据积累起来之后,招聘网站上就形成了一些规则,他就能知道一个人会选什么样的公司,这个公司在什么岗位上会更容易缺人。
火车站陷阱之所以会出现,是因为我们只盯着火车站这一块地方,定义错了业务对象。而重新定义业务对象之后,数字化就给铁路网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制造了可能。
对网络上的企业来说,如果你能管理自己的周边网络,就能极大地提升自己在网络中的重要性,获得超出其他同类企业的竞争力。
*
你可能也感受到了,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的这三步,最难的就是把业务对象定义出来。
我再来说个例子,请你在听的时候,也和我一起想想这里的业务对象是什么。
一个港口要数字化,它的业务对象是什么呢?是一艘艘的货船?是船上的货物?是港口的装卸工人?都不是。如果这么定义,那我们总觉得港口就是地图上的一个节点。
那是什么呢?是航线。
围绕着航线,我们就可以把航线分类,比如海运航线,客运航线,再把每个航线的每一个集装箱数字化。只有围绕着航线,你才能把所有的数字化资源全都归纳到一个对象里面。这么定义完,港口在你眼里就不再是地图上的一个节点,而是遍布海洋的一张网。港口也不再只是个港口,而是一家航运服务公司。
该怎么找这个业务对象,需要熟悉企业业务的一把手进行实验和验证。我有个窍门,可能不准确,但可以给你当个参考。窍门是,这个业务对象不能是一个一成不变的物体,得是个活生生的、不断成长的活物。
比如说,文档是不是一个业务对象?文档是一个看起来很稳定的对象,但当它需要很多人接力来完成的时候,它可能就是业务对象。
每个人在文档上的动作,不管你是增加了内容,删除了内容,修改了内容,还是就是来文档上看了一下,我们叫这个是”增删改查”,都是在不断地完善这个对象,直到这个对象完成它的升级。
数字世界不是一天建成的。你得先把业务对象定义出来,然后让它在你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依次按过程、规则的逻辑自然展开。
思考题
你觉得你的公司,或者你所在的公司要进行数字化转型,要确定的”业务对象”会是什么呢?
11讲 转文化:怎样才能让员工愿意共享?
数字化转型这件事,从技术上来说,转了意识,摸着了方法,有了组织,好像已经干成了。这些东西组合起来,像是一台机器,运行是能运行了,但过不了多久,你会发现机器生锈了。
机器为什么会生锈?空气太潮湿。没错,没有干燥的环境,机器就算运行起来,零件损坏也会特别快。
那这个像空气一样重要的东西,在数字化转型里代表着什么呢?就是文化。我们这一讲要对企业一把手说的,就是数字化转型,必须要转文化。
为什么必须转文化
为什么数字化转型一定要转文化呢?我还是和你说说华为的情况。
在进行转文化之前,华为公司内部的各个数字化团队,可以说是各自为战的,每个团队都只关注自己领域的事,能力无法沉淀,还导致了很多重复建设。
举个例子。之前,各个部门都希望自己能提供自己使用的一个系统、一个工具软件。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就是你要的那个系统,其实在公司里已经有人做过了,你完全可以用现成的。
但自己做的系统才更符合自己的要求和使用场景,那你肯定不想用那个现有的,一定会自己再做一个出来。
再举一个公司范围内的例子。我曾经在公司一查,我们有6个差不多的计划系统,7个差不多的培训系统,还有十几个搜索系统。而且你注意啊,这件事是发生在数字化转型开始之后的。明明平台上已经有可以直接用的系统了,但是有人偏偏不用。
转型是想提高效率的,但因为文化没跟上,反而降低了效率。这就是我们开头说到的那个情况,机器跑是跑起来了,但没跑多久就生锈了。
换一个角度,你是那个现有系统的负责人,现在有人想用你的那个系统,你可能也不想分享。因为你担心的是,共享之后会给你带来额外的工作量,比如运营和维护的成本。
除了这些,这样的文化也体现在一个业务流的上下游上。
比如我们用合同数据来举例。一份合同的数据分布在公司内的多个环节和部门,包括制造、供应、销售,等等。比如到了制造环节,我们在做智能工厂的时候,要求每个生产过程都数字化,如果数据没有充分地共享,那业务流上就有一个断点。
我们想要做到的那些及时响应啊,快速迭代啊,都因为这个断点没法做成。数据不能有效地流动和共享,就不能充分发挥数字化的价值。
数字化转型中的转文化,转的就是这种各自为战、不开放共享的文化。
但人性本来就是自私的,共享这个事是挺反人性的,到底该怎么做,才能让各自为战的文化成功转型呢?
胡萝卜加大棒
华为用的办法,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胡萝卜加大棒”。
胡萝卜谁来给呢?一定是一把手。
比如说我们刚刚说的,华为公司里有7个类似的培训系统。那我们是怎么解决的呢?当时就是我来牵头,让这几个培训系统的产品团队坐在一起,把这些系统合并成了一个。
我们建立了一个机制,就是系统合并之后,这些产品团队都有冠名权,都有研究成绩,接下来如果还有别人使用,他们还可以分享利润。
但这只是处理之前遗留问题的办法。文化要转型,评价体系也必须改变。要想让员工更愿意共享,一把手就要把奖励分到那些愿意共享的人头上。愿意共享的人多了,形成了氛围,我们才能说华为在文化上转型了。
华为现在是怎么做的呢?
举个例子。在全球一线子公司数字化转型方面,我们搭建了一个全球方案的共享平台,你做了一个数字化的方案,而且被验证了是有效的,那就可以上传到这个平台上。我们有一整套的评价体系,有人用、有人评论、有人点赞,你就会得到相应的分数,分数高的公司会给予你奖励。
比如,平台上有一个同声传译的数字化方案,是在俄罗斯的研发人员设计实现的。那边需要俄语、英语和中文之间的翻译,要做到同声传译是比较复杂的。他们做了一整套的方案解决这个问题,做完之后还把方案共享出来了。
我们现在在平台上能看到,有中东的员工拿去用了,有西欧的员工也拿去用了。有人用,他的方案就能获得很高的评价,制作方案的团队成员也就能获得相应的荣誉和奖励。
而且,原来大家不愿意用别人的成果,也是因为怕用了别人的成果就不算自己的成绩了,所以硬要重新做一个。而现在,你用其他人的成果来实现自己的业务,公司也算你的成绩,那你重复建设的动力就小得多了。
原来大家都是单兵、精兵,能力在自己身上,没法沉淀。现在有了共享的文化,把人的经验沉淀到了平台上,每个人都能从平台上拿到自己想要的,精兵还能把能力反哺到平台上。在华为,这就叫“大平台支撑精兵作战”。
我们在后面的课程中,还会提到类似的场景,经验丰富的专家通过数字化的方式,把个人能力沉淀和分享出来,成为公司整体的能力。
其实这套评价体系里有一个挺巧妙的心思在里面,我想和你多说两句。这个衡量开放共享的方式,我们用的是别人调用了你多少次,而不是你分享了多少东西。我们曾经是用分享了多少来衡量的,但发现效果不好。
为什么呢?这就好像是从英国到澳洲运送囚犯,你怎么保证到澳洲的囚犯数量呢?如果检查人员在英国,也就是在起点的地方查人数,那你的策略肯定是拼命往船上塞人,根本不管有多少人能真正活到下船。
但如果检查人员在终点查人数,你就不会往船上塞那么多人了,可能还会配上医生,保证环境清洁,尽全力保证这些囚犯能活到下船。
我们的评价体系做衡量的时候也是一样。如果计算的是分享的数量,有人就什么都往上放,也不管这个东西是不是真的有用,这样就算数量多,也不是真的共享。而计算的是别人使用的次数,那次数多,才说明这个东西是真的有用。
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讲到的,要从“供给侧”,到更加关注“使用侧”。
这套评价体系帮公司形成了共享的氛围,原来谁有一个好东西都得藏着掖着,现在有一个好东西,恨不得立刻分享出来,昭告全球。
胡萝卜有了,那大棒谁来挥起来?也必须是一把手。
我们曾经出现过这么一个情况。有个通用功能已经有公共服务支持了,但某个团队还是重复建设了这个功能。管理团队发现了,就去了解情况。结果发现,那个团队的重复建设,是因为原功能的研发团队,不愿意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
后来的处理结果呢,就是双方,重复建设的一方和不提供进一步服务的一方,各打五十大板,都必须要改进。
华为实施的方法当然不止这些,但总的来说,就是”胡萝卜加大棒”。实施这些方法的本质,并不是要提高效率,而是为了培育华为开放共享的文化。
这就好像是,面对一台机器,我们不是要把转速低的齿轮换成转速高的,而是把机器换到一个干燥的环境里,让它不容易生锈、保持更长时间的持续运转。
长期工程
华为在转文化方面的这些措施,到目前为止效果还不错。但如果你问我是不是达到这个效果,文化的转型就完成了?我认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都还不能说这个话。
像我们在开头提到的,文化就像是空气,需要持续不断地维护。转文化不是一下就转过来的,它一定是一个长期工程。
就拿我们刚刚说的共享平台来说,那个共享平台是2015年建成的,经过三四年的运营,在平台上共享出来的成果才足够多,才在员工那里形成”有好东西就分享出来”、有问题就去上面找答案的氛围和生态。就这样,从共享走向共建,最后才能达成员工、企业和客户的共赢。
那在未来,我们该怎么维护这种开放共享的文化呢?
我再和你分享一下华为的做法,自我批判。我们每年都会让干部进行自我批判,就是自我反思,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就是反思这一年是不是真的做到了共享,是不是真的以大局为重。
我们有一个专门的平台,就用来展示干部写的自我批判心得,其他员工都能看到。我觉得这是华为内部很有效的一个纠偏机制。
我们总觉得文化是自下而上形成的,其实文化是一把手塑造的,而且是需要长期经营的。
思考题
关于”胡萝卜”和”大棒”,你还能想到什么有效的措施,可以应用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里?
12讲 转模式:怎样让企业的新旧系统跑好一场接力赛?
这一模块,我们在对企业一把手讲数字化转型的五个方向。这是最后一讲,我们来谈一谈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模式转变。
为什么要讲工作模式的转变?对企业一把手来说,有了当好“船长”的意识,也知道了组织模式该怎么转变,掌握了数字化转型的次序和方法,也明确了各自为战的文化要转向开放共享的文化。
但是,真正开始实施的时候,最直接摆在眼前的挑战就是过去的应用系统一大堆,这些旧系统该怎么处理?
数据通
对非数字原生企业来说,全部推倒,重构一遍,当然不行。先不说成本巨大的问题,只看效果,那也意味着企业把自己的过去全部抹掉。有句话讲,企业最大的浪费是对经验的浪费。从华为的数字化转型经验来看,历史不是包袱,恰恰是你的财富,存在的就是有道理的。
这就要求企业的一把手转变工作模式。以前,业务应用系统独立运作,数据也是割裂存在于这些应用系统中。现在,数据成为企业的重要资产,一把手就得转变工作思路,正确看待数据,用好数据,让数据发挥价值。
那具体来说,工作模式应该怎么转呢?
我来给你打个比方,就像是安排运动员参加田径比赛。一把手要做的,不是把场上正在跑的那位运动员立刻换下来,而是把这场比赛变成一场接力赛,让新旧两位运动员做好交接,这样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才能真的跑起来,产生新的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到底怎么让新旧运动员跑好这一场接力赛。
还是那个问题,老运动员怎么办?企业在做数字化转型的时候,已经存在的旧系统该怎么处理?我来讲讲华为的实践。
举个例子,2014年到2015年,我们看到了华为办公系统与业务系统割裂的情况,当时员工有投诉,领导有抱怨,我们团队经过考察,就准备做一套新的办公系统,希望能把人、业务、知识和设备更好地连接起来。让员工可以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使用任何设备,接受和处理业务。
当时的情况是,办公相关的系统就有好几套,邮件系统、文档协同系统、消息系统等。就拿办公常用的邮箱系统来说,原来的邮件系统运行速度慢,邮件都是列表式的,要想精准定位到一封邮件是很困难的,要找到同一主题的几十封邮件,更难。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综合不同用户的需求,重做一个新邮箱系统呢?
一开始的想法确实是推倒重来,把所有的系统重新整合,但整合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矛盾,历史包袱太重,工作量很大,效果也并不好。
最后,我们改变思路,围绕用户,设计好体验;围绕数据,定义好平台需要调用的服务。这种思路下,旧系统依然保留,只不过变成了一个个可以被调用的数据服务。
按照这个思路,华为新的内部办公平台WeLink沿用了老邮箱系统,邮件数据都打通了,不会出现信息查不到、邮件不同步的情况。但与此同时,我们在邮箱显示页面,用新的技术实现了一些以前邮箱不具备的功能。
比如,邮件归类,同一话题下的邮件会自动关联,在同一页面展示;再比如,和聊天系统打通,可以通过一封邮件,发起一个临时群聊,这封邮件正文会自动截图发在这个群里,相关人员就可以在群里直接开始沟通。
背后的服务系统是旧的,但我们给用户的体验是新的。到今天为止,华为WeLink平台已经接入了公司1000多个业务系统。WeLink也是华为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成果,我在后面还会再详细介绍。
这就是我说的第一点,我们不是用重构的方式对待历史系统,而是用“数据通”的方式,复用历史系统的数据资产,面向用户界面,打造出全新的体验。老运动员不必直接换下场,它们可以把积累的经验传递下去,让企业赢得比赛。
平台通
好,关键词来了,”传递”。运动员手中的接力棒要传递给下一位,数字化转型的工作模式里,接力棒是什么?数据。在华为内部,我们通过数据平台来实现新旧系统的顺利交接,无论是老系统还是新系统,数据要都能在同一个数据平台上被调取、被分析和被共享,这就是”平台通”。
华为公司有200多个作业、办公、交易等业务场景,在170多个国家做生意,我们沉淀下来的数据太多了。但在过去,这些数据只是被简单地存储起来,没有发挥出提高效率或者辅助决策这样更大的价值,这是巨大的资源浪费。
举个例子,合同数据可能会被多个部门记录,比如供应链部门记录了履约情况,财经部门记录了条款信息,等等。这么多种类的信息,如果没有做到同源共享,就会非常影响工作效率。
而且有时候,合同这个业务对象的记录标准可能还不一样,比如华为和某某运营商签的合同,有的人录入的是”某某运营商”,有的人录入的是”运营商某某”,还有的人可能在”某某”和”运营商”之间多加了个空格。因为没有拉齐标准,所以这样的数据没有做到语言统一,就不能用,别人查询系统的话,就不能全面了解华为和这家运营商的合作情况。
这就是“接力棒”不一致。所以,华为整个公司围绕业务对象把数据打通,建立在一个同源共享的数据平台上。数据拉通之后,任何一个员工或者部门,在授权范围内想要调取公司的合同信息,都能看到授权范围内的完整、准确的数据。
而且这样一来,华为的数据平台就可以提供各种增量服务了,比如平台可以把合同分解成不同模块,包括合同号、合同金额、合同期限等等,然后提供自动生成客户合同。再比如,基于完整准确的合同数据,平台可以提供一个风险预警的服务。
什么场景下什么样的合同不能签,华为现在已经梳理出了5万多种合同风险,一旦风险出现,系统会自动提醒业务人员和审核人员。
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场接力赛。老运动员不是直接被换下场,而是要保证稳定运行,还是向前跑,用统一语言构建起来的数据接力棒,和新运动员对接,让新旧联合起来,发挥更大能量。那下一个问题就出现了,新运动员往哪里跑?怎么跑呢?也就是说,新系统应该怎么构建?
未来通
在华为看来,要基于新的技术和新的管理模式,用数字化方式重新定义面向未来的业务,重构业务流程。
什么叫重构业务流程呢?
我用生活中的场景给你打个比方。比如导航,以前在没有手机导航之前,如果你的朋友邀请你到他家做客,你会经历一个什么样的过程?你可能会边开车边看地图,中途有可能找不到是哪条路,然后打电话给朋友,朋友会指导你说你要先经过A路口,再走到B路口,再拐到C路口等等。
这是原来的导航模式,我们要一个路口一个路口走,走错了还得返回上一个路口重新找路。
现在有了手机导航之后,找路的模式就变了。手机会先弄清楚你和你朋友家的确切位置,然后进行两点连线,按照不同的需求梳理出不同的导航方案,比如你是要挑时间最短的,还是要红绿灯最少的,还是要挑最省钱的。这么一来你去朋友家的时间就省下来了,而且也省去了找路的麻烦。这就相当于完全重构了过去线性的导航模式。
放到企业里来说也一样,拿华为供应链业务数字化来说吧。我们有一个计划系统,之前用的是软件包,这些软件包的技术可能是上一代的,运行在一台超大型机器上,是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串行运作模式。这种技术落后、管理模式陈旧的计划系统无论怎么优化,怎么改善性能,跑一次全球计划也需要花3-4小时。
后来,华为就对这个计划系统进行了重构,用云计算和分布式的架构,原来是一台大型计算机,现在是云端服务器,原来是一个环节做完再做下一个,现在是多个环节可以并行进行,把整个计划系统的作业流程就重构了。重构完之后,现在华为全球范围内的物料计划系统跑一次只需要30分钟。
新上场的运动员,跑步的方式变了。面向未来的新系统,基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最新的技术,重构业务流程,这就是“未来通”。
对于企业一把手来说,就得有更大的视野,不只是要掌控新老运动员当下的状态,还要知道目前这条赛道上发生的一切,更要有站在终点线、赢在终点线的视角,看整个赛场局势的能力。这样,你才能让新的运动员用更智能、更前沿的方式往前跑,才可能为你的企业跑出一个新的赛道。
我们常说,数字化转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这场田径赛没那么容易结束,IT和业务模式的建设有周期性,你花3年时间建立一个新系统,建成之日可能就是落后之时。听上去有点残酷,但这就是数字化带给我们的现实挑战。我们都知道,挑战背后,总是藏着无限机遇。
站在后天看明天,是数字化转型向企业一把手提出的一个高要求,也是数字化时代给领军者的一份厚礼。
*
我们来总结一下这一讲,数字化转型需要企业一把手转变的工作模式,其实就是三个通:
– 数据通,旧系统不需要推倒重来,打通数据,稳定运行;
– 平台通,建立同源共享的数据平台,新旧系统之间的数据语言一致;
– 未来通,基于数据,用最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来重构业务流程,重塑用户体验。
思考题
你觉得你的公司,哪些是旧系统,哪些是新系统呢?你们公司又是采用哪种工作模式来对待旧系统的呢?如果用新技术和新管理模式重构一项业务流程,你认为应该怎么做?
- 学习材料:华为-数字化转型必修课(二)
- 近期使用ChatGPT的一些典型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