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一刀倾城经典对白

大刀队队长王五舞刀扬威,仗义执言,对酒当歌:

“黑旗军,力万均;杀外敌,保家国。挥不掉英雄泪,忘不了家国恨;喝不尽杯中酒,唱不完别离歌。放不下手中刀,杀不尽仇人头。”

夕阳西下,残阳如血,树木映照,马队踏行

“成败不过一线,为什么失败的总是我们?”

“我们做大事的,不是大成,就是大败。”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有刀义,就有刀在;有战义,就有人在。”

在打铁铺中——

谭嗣同:兄台,请问你背上所纹的,可是黑旗军的徽号?

王五:兄台,这里只是一间打铁铺。

九斤:大叔,纹的上身就背的上身,又怕什么让人知道呢?

王五:不错,我背上所纹的的确是黑旗军的徽号!

谭嗣同:我想要一把刀。

王五:请讲。

谭嗣同:大刀一把重79斤,刀背厚,刀锋薄,刀把坚硬的大刀!

王五:还未请教?

谭嗣同:在下谭嗣同。

王五:你就是谭嗣同?

袁世凯突然走进打铁铺:各位,在下袁世凯,京城禄营统领,首先我要感激这么多位刚才仗义出手,这为谭先生要的刀其实就是兄台您啊!

王五:今时今日,得时得令的到刀都是一些崭瓜切菜的刀,试问我这把刀有能派上何用场呢?刘永福将军刀重千斤,可结果还是郁郁而终!

谭嗣同:兄台,此一时彼一时嘛,纵然我们不可以开天辟地,但至少也可以吐气扬眉!

王五:人在山野需要的是清新空气,而不是吐气扬眉!

谭嗣同:……

王五:兄台,你看这炉火已经没有多少火候了,试问又怎么能打出一把好刀呢?

谭嗣同:不够火候,我就以手代柴,令得它够!

谭嗣同说着便把手伸进火炉。

袁世凯慌忙拦住:壮飞,何必呢!!!八百里地河山,千万黎民,多一把刀少一把刀又有何分别呢?

谭嗣同:袁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王五:我心中的一点火早已熄灭多时!

袁世凯拉着谭嗣同离开了打铁铺。

接着,左中生站在王五身后问:师父,什么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啊?

场景切换后的对白:

袁:谭兄此次入京一定风云际会,名动京城。

谭:但愿天下苍生安逸,个人名利又算得了什么!

袁:讲得好!在这个有志难伸,万事难成的年头,难得还有谭兄这心中胸怀黎民的人,在下真是自愧不如。

谭:袁兄何出此言?!袁兄一身武功,并且带兵有道,我肯定您,他日绝非池中之物!

袁:俗世洪流,站得住脚已经千辛万苦。想出人头地,恐怕比登天还难!

谭:事在人为。谭某愿做引介,向康老师推荐袁兄,不知袁兄您介不介意?!

袁:(一笑)我怕会连累康老先生的声明!

谭:内举不避亲!

陶安:何人挡路?!

王:大刀王五!!

中生:王五首徒左中生!

王:天涯路远,不如振翅齐飞,好吗?谭兄!?

谭:有您和袁兄风雨同路,就算天涯,也不过咫尺!!!

众人一路同行,来到进入京城城门下。同一扇门,不同的感叹,预示着迥异的前程和命运

谭嗣同:“这道城门像什么?”

袁世凯:“像一座里程碑,上面将记载我们三人未来的大事。”

王五:“像一座墓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梦想和生命都埋葬在这里,将来也一样。”

九斤:“不像什么碑,叫勿悲,有喜哎。”

王五在京城创立“强武学会”,大厅的牌匾上写着康有为题写的“士不可不弘毅”六个大字,矗立牌匾之下的王五和谭嗣同各有感怀:

王五:“从来忧国之士,俱为千古伤心之人。康老先生这条路很难走呀。”

谭嗣同:“只要志同道合,哪怕它满路风霜,总有艳阳高照的一天。”

红日西落,风平浪静,杨柳低垂,佳人抚情,英雄静听:

王五:红日西沉,也总会有再升的时候,过去不开心的事,还摆在心理做什么呢?

王妃:父母恩,骨肉情,不摆在心里,摆在哪儿呢?

王五:姑娘真有孝心,如果不介意的话,我想听其中的苦衷。

王妃:你怎么知道 其中有苦衷?

王五:因为我是一个……知音人!

王妃:今晚巧遇五爷,也许是双亲的见谅,不再怪作女儿的没去奔丧,我是漂泊无根,身不由己。

王五:人生在世,有多少件事能从心所欲呢?

王妃:五爷似乎也是伤心之人?

王五:当今中华大地,凡是有血性的,哪个不是伤心之人?

王五:我的心虽然伤过,但没死过!

王妃:好!这场雨冲的去愁思,但冲不去五爷的豪情壮志,我来为五爷助威!

讲武堂袁世凯谭嗣同纸上谈兵

袁世凯:“当兵如做人,欲速则不达,不理战场的变化,不管怎样艰辛万苦,都要按法则去行事。因为打仗不是一个人的事,关于到大家的生死,国家的兴亡。所以,不能让你一个人的意志去改变整个大局。”

谭嗣同:“战场如官场,行事要当机立断,片刻耽误不得,要变的时候就要去变,容不下半分人情或一点犹豫,否则时机一过,天机一失,那就不可挽回了。”

袁世凯:“国家大事,非比寻常,凡大事必有其法则,不可轻越雷池半步,便是尝试,也要循序渐进,不要一步登天,不然将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谭嗣同:“畏首畏尾,进二退一,不是大丈夫所为。”

袁世凯:“做人宜直接才可以交心,但做事要圆滑,这样才可以避免无谓的损失及伤害。”

谭嗣同:“照你这么说,这跟做官不做事的家伙又有什么分别呢?”

袁世凯:“好一句做官不做事,壮飞,今时不同往日,说话可要留神啊。”

谭嗣同:“天下人论天下事,何事不可谈呢?”

袁世凯:“天子脚下难容是非……”

谭嗣同被捕,王独闯大内监狱,与押阵的“京城四岳”之一的余万山输赢定对错:

王五:我劫的是冤狱!

余万山:每个来劫狱的都这么说!

王五:“中国自有监狱以来,监禁的都是好人居多。”

余万山:“我只是一个狱卒,不是历史学家。”

王五打赢余万山,意欲救走谭嗣同

谭嗣同:“我不走,走得出天牢,走不出天下。”

王五:“走得了今晚,我们才有明天。”

谭嗣同:“明天的事,就留给明天的人去做。我今天要做的,就是慷慨赴义,用我的血去激励大家。”(谭嗣同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王五:“谭兄,你对,做大事不是大成就是大败。今日你败,只是败在气数,中国始终会走你的路。”

谭嗣同:“中国,始终会走我的路。五哥,我想睡一会,我已经很久没好好睡一觉了。”

王五决意为谭嗣同复仇,与奕亲王王妃诀别,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王妃:“你想听什么?”

王五:“最动听的已经听过。”

王妃“你会记住吗?”

王五:“我生生世世都会记住。不过今夜之后恐怕一切都会随云梦消散。”

王妃:“云会散,梦会消。但是记忆是不会消失的。人生在世,追求的是希望,但是得到的只有回忆。”

王五:“但愿生生世世的回忆之中都有你。”

王妃:“但愿年年月月都有五爷这样的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