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与师弟创业书(不完整版本)
与师弟创业书(不完整版本)
前日长谈,觉得很不尽意,还有些话这两天又想起来,虽然是些唠叨的话,并且与现实十分脱节,还是希望能告诉你,算是做了点力所能及的事情。我一直对各种创业的事迹很感兴趣,下面的话大多是自己从这些事迹中得到的一些感受,希望对你们未来的路有所助益。这些事迹,相信你们大部分也已经有所耳闻。
1.志当存高远
我十分津津乐道的是华为创业的故事,华为及其主要创始人任正非,他们可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成功的创业故事。与很多民营企业在成功和失败的路上挣扎不同,他们依靠自己的智慧,避免了打败了大部分中国民营企业、大部分中国创业者的各种陷阱,成为当下中国最成功、最先进的企业。
他们的成功,在我看来,就创业者的方面,首先来自于创立之初的高远之志。
首先介绍任正非的背景,他的父亲是五四青年,老革命,文革时受到冲击,他作为黑五类子弟,侥幸上了大学,就读重庆邮电学院,毕业后侥幸入伍,作了通信技术兵。在那个钻研技术就会被认为是白专典型的年代,在那个只是荒废的年代,作为边缘人物的任正非,默默地钻研技术研究。文革后,他因为自己科研方面的杰出贡献,成为党的中央代表大会的代表,成为文革后第一届全国科技大会最年轻的代表之一。
其后,改革开放后第一轮大裁军开始,通信技术兵种大量裁撤,相当一部分通信技术兵集体转业。即使已经是技术骨干,上校级别的任正非(军队技术兵种,一般最高授予大校军衔,特别杰出者授予少将军衔,等同院士待遇),也随之转业,被分配到深圳一个国营电子公司当负责市场的副经理。在草创之初的深圳特区,当时经济秩序非常混乱,任正非很快遇到商业欺诈,损失了公司的大量资金,给他的事业发展投下了阴影。他一怒之下,下海独立创业,创业伙伴大多是当年一起转业的通信技术兵。
于是华为于1987年诞生了,华为的创业团队只有六个人,创业资金只有两万元,以进口交换机零件和整机,向内地转卖为主,当时单单深圳就有类似的企业200多家,全国超过一千家。而当时还有国家有关部委下的国营大厂和科研院所,其资金实力和科研力量,都是华为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的。例如后来并称中国电信设备业五强的“巨大金中华”的前四家,巨龙、大唐、金鹏、中兴,都是电子部、电信部或者国防科工委下的大厂或者研究院。
然而,今日傲视群雄,把国内企业远远甩在身后,强有力挑战国际巨头的,却是这个先天不足的华为。这一切都要从他们一开始就立下的高远志向说起。
创业之初的任正非们,是十分艰苦的,当时的任正非夫妇和他的父母,还有当时正在深圳上学的侄子,一起住在一个只有十几平米的房子里。当时的华为,租的是一个没有窗户的仓库作办公区。他们将仓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用来存放进口的零部件和整机,以及做组装整机的工厂;另一部分用来做办公。每个人都既是生产线工人,又是技术员和工程师。就是这样的草创之初的华为,创业者们却立下了宏伟的志向,他们为自己的公司起了“华为”的名字,他们说到“华为,华为,中华有为”。
1.1 志高远方能不鼠目寸光
让我们看看这样宏伟的志向在他们发展的过程中怎样起到了关键的作用。首先是避免了打败很多创业者的第一个陷阱——小富即满因而失败。很多创业者成功后,就开始声色犬马,在成功带来的富裕的物质诱惑面前昏了头脑,在成功面前骄傲自满,丧失了敏锐的洞察力,走向了失败。
经历了草创之初的艰难,到了1991年,华为通过这种贸易代理经销方式,累计利润已经超过一亿,与他们同样繁荣的,还有深圳的一二百家同类企业,以及全国的几百几同类企业。但是1991年成为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由于志向的不同带来的决策差异,导致这些企业开始分化。到了1993年,大部分企业已经消亡了,而华为完成了第一次蜕变,跻身“巨大金中华”五大国内电信设备企业之列。
从1991年开始,华为把所有的累计利润、流动资金都投入到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之中。而其他同类企业,或者小富即安,声色犬马,踏步不前;或者投入到当时的股票热和房产热中,迅速衰败。
当时的股票热和房产热你们也一定有所耳闻,两个典型的事例可以让我们看出这种狂热的可怕。一个是当时的百万股民大游行事件。当时由于炒股太狂热,股票供不应求,当局采取发行股票前出售认股证的措施,有认股证才能购买股票。于是认股证的发售成为争夺焦点,而认股证的购买要凭借身份证。深圳一次认股证发售,引发各地上百万人涌入深圳,拿着自己到处搜刮来的身份证来抢购认股证。由于深圳准备不足,以及贪污腐败从后门渠道发售认股证,大部分人没有买到认股证。不满的群众愤而游行示威,并打砸冲击了深圳市政府。
另一个是商界具有崇高地位的柳传志,在当时的狂热气氛下,终于按捺不住,也来到海南炒地皮,结果把一块地皮窝在手里卖不掉,导致了当时联想的巨大亏损,幸亏他身后的背景才不至于毁掉了联想。这块地皮后来成为联想的海南生产基地,算是做了交待。
在这种狂热的气氛下,手中握有上亿纯利润的华为,却没有丝毫动心,任正非甚至痛骂上门游说他投资股票的说客,毅然决然地把所有资金投入到大容量数字程控交换机的研发中。相比之下,他们选择的路在当时的芸芸当中看来,是非常难以理喻的。放着眼前的大好机会和巨额利润不要,却要往死路上走。任正非在研发动员大会上说到“研发不成,大家各奔东西。而我,就从这里跳下去”。这种誓死的决心,来源于他们的高远志向,那就是要“中华有为”,要“振兴中华”。这次研发,耗光了华为的资金,连续三年只能给员工发生活费,其他工资打白条。后来宏观调控开始,官方利率高达18%,作为民营企业的华为根本贷不到款,只好从能贷到款的企业拆借,拆借利率高达25%以上,乃至达到了高利贷的标准——30%以上。数亿的资金投入,数年的辛苦奋斗,创业者们的誓死相拼,终于换来了硕果,他们研发成功千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后来又升级到万门,这就是世界上销售记录的保持者——C&C08交换机的由来。华为也引起避免了像起初其他同类企业一样消亡的命运,成为五大电信设备企业之一。这就是华为的第一次蜕变。
与此相反,我们再来看一个典型的例子。那就是前两年轰动一时的德隆集团和唐氏四兄弟。唐家四兄弟,发端于新疆,发达于西安。他们的背景自然不能和任正非相比,知识水平不过是初中文化,这就决定了他们的目光短浅。他们起家于股票市场,通过股票炒作,特别是在西安的原始股收购,于九十年代初积聚了上亿资金。这是的唐家四兄弟,从资金规模上来说,比华为只强不弱,但是他们的智慧却与任正非查了十万八千里。发达后的唐家四兄弟,继续在股票市场上炒作,可谓无往而不利,中国股市发展过程中的几次股灾,多没能伤他们毫厘。相反,却更加促进了他们财富的积累,他们就利用股价的上上下下,迅速积累他们的财富,从上亿到十数亿再到数十亿,他们已经控股了好几家上市公司,当上了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成为有头有脸、声明显赫的人物。
但是他们毕竟是漫无目的、不知道未来方向的人。最终他们创造了到目前为止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破产案。进入二十一世纪,他们仍然按着他们的思路和经验,开始新一轮扩张和炒作。不断地在股市上选定一家公司股票,收购,炒作,然后把价格炒起来的股票抵押给银行,用得到的资金再炒作下一家公司的股票;并且收购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信托公司等金融机构,把其中的资金提取出来,供他们炒作。就这样,他们拼凑起了一个总资产400多亿的大型企业集团。但是这样的企业的财务健康状况可想而知,特别他们只关心套取资金,毫不想办法改进管理和生产。最终,中央坚持国有股的举措引发的漫长的股市四年熊市,打倒了他们。起初他们以为熊市只是短暂的现象,利用他们的财技,只要挺一段时间就可以过去。然而,四年的漫长熊市,打倒了单纯依靠股市炒作,不关心企业经营生产等实际上利国利民利企业利事业的做法的唐家四兄弟。他们终究倒在了他们赖以发达的地方。现在四兄弟都已经进了监狱,昔日荣华成过眼烟云。
柳传志,德隆,华为当年的同行们,都是鼠目寸光的典型,当然,他们鼠目寸光的程度各有不同,我们需要明白,没有高远的志向,在诱惑面前,就一定会迷失方向。
1.2 志高远方有天地之广阔
当华为凭借自己的力量走过了第一关,他的面前已经是一片广阔天地。此时的华为,由于他们的杰出表现和高远志向,受到深圳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并且凭借深圳市政府的帮助,获得了中央的青睐,因此走上了一条光明大道。有一句话“自助者天助”,用在这里恰如其当。
宏观调控最紧迫的时候,也是华为第一次突破最困难的时刻,朱镕基和江泽民先后来到深圳视察调控情况。在深圳市政府的推荐下,任正非得以面见最高领导人,向他们陈述电信设备国产化对国防安全的重要性,以及当时的政策对国内厂商发展的不利之处(当时对进口电信设备的政策十分优惠,而国内厂商则无法享受这些政策),还有华为的资金困难。于是,在最高当局的干预下,华为得到了招商银行的对口资金支持,不利于国内厂商发展的政策也被取消。
无论何时,手中掌握资源的人都需要能办事的人,领导需要得力的部下,能冲锋陷阵的部下。而努力拼搏的人,就会得到他们的青睐,很多看上去不可逾越的困难,就会因为他们的支持迎刃而解。洞穿人性的人,因此不会因为一些自己无法克服的困难而气馁放弃,他们的耐心等待和坚持拼搏,他们知道,许多事情虽然马上没办法做,但是只要坚持,时机一旦成熟,他们就可以一飞冲天。后面我将谈到现实的黑暗和困难,但是这种困难就想任正非第一次突破时面临的困难一样,虽然这些困难的消除不在我们的控制之下,但是它也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愚公移山,正在与等待时机的成熟。
1.3 志高远方有心胸之广达
中国的民营企业很多二代而亡;或者长不大,到了一定的规模就无法继续成长,面临无法突破的瓶颈;或者小成之后,就面临内部的纷争,争权夺利,自己消亡。这种陷阱的根本,在于志向不高远导致的心胸狭隘。
任正非说“我的不自私是华为成功的原因之一”。我们看到,今年销售额将要超过百亿美元的华为,任正非只有三千万人民币左右的股份。而一个从华为离职的小的部门经理都可以拿四五百万。我们还可以看一个极端的例子,伊利。
当年遥遥领先的中国乳业第一伊利集团,后五名加起来都不到他的规模的一半。然而,巨大的成功后,其经营层开始不满足,虽然他们借助了国家的资源来发展,是一家彻头彻尾的国有企业,但是在前几年的私有化浪潮中,其经营管理层开始想尽办法把伊利变成他们的私有财产。做假账、非法转移资产、操纵本集团的股价,种种违规手法一起出手,结果是整个集团的经营管理层几乎被一网打尽,全部关进了监狱。而与此同时,当年因为和伊利老总郑俊怀不合而出走的集团销售总监创立的蒙牛集团,趁着伊利内乱的机会,迅速发展起来,抢占了伊利的市场,短短几年,从乳业排行表上百名开外,成为与伊利鼎立的大集团。这就是心胸狭隘的结果,企业丧失了发展机会,自己也丧失了人生未来。
1.4 志高远方有英雄之云集,方有天时地利人和
华为,在它发展的十数年里,特别是96年之后的第二次和第三次突破期间,可谓英雄云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天地之广阔,政府的支持,就不必再说了。人和,则是志高远的另一个结果。华为创业的故事,特别是初期创业者们努力奋斗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有为青年,吸引他们来到华为的旗下。粗略估计,华为二三次突破期间,几乎吸纳了全国排名前二三十的好高效的相关专业的毕业生的十分之一,精英荟萃。资源投入和人才投入规模,因此几乎可以与两弹一星相比。考虑到这个背景,华为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他们能够登上电信设备生产领域的世界最高峰,是不奇怪的。
因为他们“振兴中华,中华有为”的志向,以及实实在在的努力行动,打动了无数的年轻人的心。华为及时到今天,里面的相当多的人,仍然相当创业的前辈一样,可以几个月不下办公楼的搞研发,吃住在办公室或者机房,不畏艰苦,哪里有困难到哪里去。华为开拓国际市场从俄罗斯开始,深深打动我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即使是国内同志带来的方便面都是他们难得的美食,如此可贵。那时的俄罗斯,正处在最艰难的时期,国内经济秩序一篇混乱,经济不断衰退萎缩。华为的员工在那里努力开拓,拿到的第一个订单只有四十美分。但是他们依然坚持努力,为了有一天俄罗斯经济复苏了,俄罗斯市场起来了,华为能够占得先机而努力,任正非去看他们,他们在乌拉尔山畔一起围着篝火唱起国歌,悲壮而坚强。
就因为这样的旗帜,华为云集了一批有志向的年轻人,他们努力拼搏,不畏落后地区的战火纷飞、恶性传染病肆虐,奋发努力,到了去年,华为向海外销售了50多亿美元的产品。在欧洲市场,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等等发达国家市场上都拿到了上亿美元的大单。打的国际电信巨头不得不纷纷重组,引发了诺基亚和西门子的合并,阿尔卡特和朗讯的合并。
2.直面黑暗与愚昧
黑暗和愚昧是现实的一部分,我们应当认识和掌控他们,而不是徒劳的抱怨,怨天尤人却不自疚是可耻的。
我主持经济学社的经济沙龙栏目的近两年里,其中有一个92年从化学院毕业的师兄很特别。他当年在邓公南巡讲话的感召下,很激动地投身金融行业,十多年后,他满身伤痕的回到科大,充满了怨恨。这是一个失败的典型,我希望我们不要成为有一个他。
所有的讨论,都会被他引上诅咒政府的轨道,在他看来,一切都是黑暗的,人生和社会不过就是黑吃黑。然而他的经历,其实就是误入歧途,没有坚定的信念和过人的本领,然后在歧途上失败,因为巨大的失败,不能接纳自己,就走上了恶毒攻击所有一切的道路。
他进入金融行业后,立刻接触到做庄炒作、坑害中小股民、做假账等现象,他发现大部分的故事参与者,不是真正完成金融行业本来应该的优化资源配置的职能。他更看到政府本身就是最大的庄家,用种种手段坑害股民、操作股市,为自己的利益服务。他看到不规范之下,许多权势之人趁机谋取一己私利,如众多太子党和官员自己。他逐渐认同了这种现实,认为人就是这么活得,社会就是这么运行的。于是他也加入进去,依法行事。财务造假,做庄炒作,他全都干过。但是他发现自己根本无法和有权势有关系的人竞争,经常因为斗不过而受损失。最终,他在2001年的国有股减持中大赌了一把,输光了一切。他赌国家很快会允许国有股和法人股自由流通,从而可以趁机谋取法人股价格和股市市场价之间的巨额差价利润,于是大肆收购法人股,投入了自己所有的资金,还借了大量的债。结果政府这次真正重视了中小股民的利益,最终2005年才推出了要巨额补偿中小股民的全流通方案,并且对非流通股设置了总计三年带有各种限制条件的流通准则。使得他血本无回。
完全失败的他,回到了学校攻读博士,业余时间的唯一嗜好,就是凭名收集和自己创造攻击共产党的言论,利用各种场合拼命散布,我的经济沙龙也成为他的目标之一。
我不希望我们也因为幼稚和浅薄,盲目的走上错误的路子,犯下致命的错误后,成为他的样子,怨毒的看待这个社会,把攻击社会当作自己人生的唯一依赖。因此我们要有可观的认识,尽量提前预料到自己将遇到的现实的这一面。这样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才能心平气和的对待。
黑暗和愚昧是现实的一部分,是每个人的人性的一部分,我们应当看到这一点,承认这一点。从来不存在没有黑暗和愚昧的时代,无论是传说中令人神往的美丽的尧舜禹时代、汉唐盛世时代,还是解放初期的时代、如春天般美好的1980年代,黑暗和愚昧都与我们的社会如影随形。那些时代,虽然社会整体情况较好,积极向上的人比较多,但是黑暗和愚昧却没有消失过。更不要说动乱的年代了。
解放初期,虽然终于成为独立国家的中国,国民心中都很高兴,因此都很有奋发向上的心情,但是仍然大量存在着奸商销售假冒伪劣、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假冒伪劣产品甚至卖到了抗美援朝军队的军需品里,贪污腐败的官员也陆续出现,极左派过激行为更是很多。1980年代,刚从动乱中走出来的国家,虽然大部分人因为社会走上正轨而高兴,而奋发向上的精神迸发,但是贪污腐败现象也开始大量出现,当时很突出的就是官倒现象,当时有一大部分人利用价格剪刀差谋取暴利,引发改革开放后第一次大规模社会腐化问题。
回到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社会潜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社会中人必须遵守的规则的一部分,这是事实,无法回避。昨天跟家里打电话,父母告知,最近运城市政府又要强行搬迁禹都市场到空港新区,每平米只给补贴五百元,你我知道这个补贴价格多么荒谬。开发商已经派出很多小混混威胁不肯搬迁的人。我还曾经听人挨个介绍最近运城开发的楼盘,每片分别是那个领导的亲信作的,他们是如何分赃的。还有我母亲所在的初中,其上任校长如何贪污公款,把学校每年收的数十万学杂费和学校搬迁得到的数十万经费,甚至老师的工资都揣进自己的腰包。我的父亲曾经因此直接去痛骂教育局长,被我妈的同时视为英雄。但实际上我们并不能把他们怎样,并不能改变现实,与他们的对抗事实上直接导致我们自己的生活受到威胁。
这就是现实的黑暗,至于愚昧就更不要说了,我们故乡偏低的人口素质,偏低的网络普及率,偏低的消费水平和人们的意识,无论是老百姓的还是当地官员的,我们都很有体会,我初步调查估计,我们那里的网络普及率不足合肥的十分之一。这都给你的创业造成了极大的困难。你极可能无法得到政府的帮助和优惠,反而很容易受到他们的刁难、吃拿卡要。
这就是我们面临的现实。
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无论是你现在赖以创业的背景条件,还是我们到现在为止的生活本身,都是现实的。例如,我的父母的职称升级、上学工作,我们家亲戚朋友的职称升级和上学工作,都直接利用了潜规则。这是我们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就是社会中人。我们不搞理想主义,不回避现实,事实上我们应该积极地利用现实中的一切,无论是潜规则,还是明规则。关键是,我们要做什么事情。
3.旗帜与机会主义
做务实的理想主义者,作务实的创业者。事实上,当今中国企业的几面旗帜,例如万科、华为、联想,都有原罪的问题。例如万科,曾牵涉违法倒卖国家外汇储备的案件,在全国年贸易额不过20亿美元左右的当时,万科一把违规倒卖了四千万美元的外汇;华为第一次突破时拆借的资金全都是违法的,他的内部股权制度,从来都没遵守过国家法规,相当时期内,员工有股权没证明,只有口头承诺;联想历史上多次违法投资经营,我们的闻喜老乡顺驰的老总孙宏斌,因为不自量子的和柳传志争权夺利,被柳传志动用关系,以莫须有的罪名扔进监狱五年。他们都没有在乎手段本身的属性是非,以一种机会主义,甚至是无耻的做法,来维护他们目标的实现。曹操被评为奸雄,毛泽东自称猴性和虎性并存,他们都毫不忌讳自己狡诈的一面,也善于运用狡诈的手段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古今中外的豪杰人物,都善于运用各种手段实现自己的目标。正是因为这种狡诈和机灵,他们得以成就伟大的事业。
作为真正的精英,是世故的,而不是清高的,他们承认现实,接受现实,利用现实。他们热爱现实。作为创业者,既要有高远之志,又要现实主义;既要有崇高的旗帜,又要机会主义的行动。一切,只要对我们是有利的,就要加以利用,绝不做素食主义者,用迂腐的虚套束缚自己。
4.务实的高远之志
高远之志,不能仅仅限于那天你跟我说的,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满于我们这样受到最好的教育的人在现实中活得不如没什么文化只会混社会的媒老板们。那样的话,如果你小有成就,手中掌握一定社会资源后,很容易丧失目标,迷失在声色犬马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固然是一方面,但一定要与实现社会价值,尽自己对于社会对于故乡的责任融合在一起。你们应当有小则振兴运城、中则振兴山西、大则振兴中部的志向,这样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才能目光长远、深谋远虑;这样才能在未来事业逐步壮大后,积聚吸收运城的人才、山西的人才、中部的人才、全国的人才;这样得到的团队,才能是有战斗力和凝聚力,才是忠诚而勤奋的。想要成就事业,想要基业常青,这样的团队是不可或缺的。而非这样的志向和旗帜,是无法凝聚这样的团队的。以利益集合在一起的团队,必然是乌合之众,无法共患难,更无法共富贵。
务实是尤其难能可贵的,尤其对于怀有高远志向的人,难免羞耻于做一些事情。竖起高尚的旗帜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和压力,特别对于创业初期的人,难免会被庸俗之辈耻笑,要正确地认识这个问题,卸下思想上的包袱,不认同你们的志向的人,则应坚决排斥。英雄不问出身,华为最初与全国上千家同类企业并无不同,他们因此只能把心中的梦想隐藏起来,不与外人道。志同道合者,自会前来;无聊耻笑者,自会离去;创业者们创造的事业,自会回答当初的耻笑。万科,最初也只是利用自己的关系拿到紧俏外汇,倒卖农产品和家用电器;联想,最初也只是利用中科院和柳传志的关系网帮其他单位组装电脑而已。你们利用自己的背景,从运城团购网开始,或者从其他方面开始,看似渺小,与自己怀揣的梦想放在一起,会让很多人感到好笑。但是关键是掘到第一桶金后干什么,这才是庸常与杰出的分水岭。我们看到华为赌命搞研发,看到万科依然卖掉自己以前的所有业务,全面转型房地产,看到联想利用奔腾时代一跃成为全国最大最先进的电脑制造商,也看到无数的人在这个分水岭上选择了声色犬马、纸醉金迷、迷失方向,然后迅速衰败。蛹化为蝶,就在于掘到第一桶金后的抉择,高远志向,起到的正是在这个时候指明方向,让你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而不是毁灭。
5.再论迷失的危险
再举若干例子,再论迷失的危险。
中央电视台每年要进行一次广告的集中招标,每次都会产生一个购买黄金时段广告最多的企业,被称为标王。成为标王本身就是一个极具广告效应的事情,因此很多企业不惜一掷千金,标王的身价逐年飙升,往往要花好几个亿才能成为标王。然而,人们发现,连续好几年,每年的标王都会在成为标王一两年内迅速衰败,沦落到破产的境地,一时成为管理学界和媒体注目的标王现象。
如显赫一时的秦池、熊猫等等,都是典型例子,这些标王,就是掘到第一桶金后迷失了方向,纸醉金迷招致毁灭的典型。例如熊猫手机,虽然熊猫集团是国有企业,熊猫手机的领导和实际控制人实质上是民营企业家,借了熊猫的牌子和关系网,白手起家,利用1999年后国内手机市场大爆发迅速崛起。然而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自己企业的研发和市场短板,冲昏了头脑的企业领导层,在一种暴发户的心理状态下,盲目追求轰动效应,却不投入研发,不增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甚至还抽取企业资金炒作股票。等到2004年moto等跨国巨头们迅速反应过来,调整自己的市场策略,抢占底端市场,同时利用自己的研发优势,加快产品更新换代的节奏。随之而来的是,国内手机厂商因为跟不上节奏,生产了大量的过时产品,库存剧增,市场分额大幅度萎缩,行业整体亏损。熊猫由前一年盈利超过十亿,变成巨额亏损数十亿,直接破产,熊猫手机的领导者因为违规转移企业资产炒作股票进了监狱。
现实是最好的老师,观察前行者的足迹,获益良多,相信你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学习,也一定会学习到很多有益的知识,把正确的信念坚定的树立在自己心中,使自己未来的路走得坚稳踏实。
6.机会女神只青睐有准备的人
未雨绸缪,深谋远虑,是制胜不二之道。而缺乏远见,目光短浅,再加上自负,则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乃至灭亡。这里,华为又一次成为光辉的正面教材,而明基和TCL则成为对应的反面教材。
任正非的深谋远虑、未雨绸缪的手段的高明,令人叹为观止。在华为草创初期,任正非就积极为第一次突破做准备,除了在经营中积累资金,他还利用自己过去取得的地位积极活动,谋求改变对企业发展不利的进口电信设备优惠政策,谋求获得金融单位的强力支持。虽然他很难立刻真正改变这些不利的现实,毕竟它不是决定这些的人。但是他的积极活动,为他最终通过深圳市政府的推荐,得到面见最高当局的机会,从而使困扰华为发展的最大的几个问题全都最终解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华为第一次成功突破后,当他的属下忙着用拳头产品拼命拓展市场的时候,任正非和他的核心团队,已经开始放眼世界,派出了第一批拓展国际市场的人马到俄罗斯;在硅谷成立了海外研究所,以便就近观察国际电信业发展动态和招揽国际人才。更为重要的是,在还没有任何人提出现代化管理的当时,他们已经通过自己与国际市场的紧密接触,敏锐地发现企业管理现代化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开始学习现代管理,这样华为才能与1996年陆续开始各方面的全公司管理现代化运动,到了今天,华为的管理被公认为全国最好的。供应链管理、生产管理、研发管理、人事管理、项目管理,流程管理、矩阵管理、扁平化管理、客户关系管理,如此等等,现代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华为都达到了非常先进的程度。大多数管理咨询公司,纷纷把华为内部的管理条例拿来努力学习,作为他们向客户兜售的王牌。而相当多的企业挖来华为的人,首先不是看中了这个人积累的开发经验,而是看中了这个人能够传授给他们的华为管理经验和制度。这种未雨绸缪,为华为在21世纪初成为全球的大公司,成功开拓欧洲发达国家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这里有一个故事,当英国电信受中兴要求来考察中兴,决定是否把中兴列为自己的供应商时,他们偶然的想到看看同在深圳的华为。当他们看到华为规范的现代化的堪与其母公司媲美的管理时,立刻放弃了中兴,转而考察华为。最终,华为入选了英国电信的供应商名单,而这份名单里只有思科、爱立信、诺基亚、阿尔卡特等国际巨头。
来到我们对比的关键,扩张行动和应激预案。
华为第三次大突破我们很熟悉,那时我已经进入科大,华为2000年和2001年展开第三次大扩张,员工人数两年时间由八千人变成了两万四千人。我1999年刚入校的冬天,就频频不务正业的去看招聘宣讲会,那一年的宣讲会总是人山人海,特别是联想的宣讲会,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但是到了2000年冬天,由于华为的提前行动,几乎把信院的所有毕业生一网打尽,当我再来看宣讲会时,总是寥寥数人,这一年联想的宣讲会,正而八经到场应聘的只有20多个人,场面冷清。
可以想象这种扩张讲会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困难和风险,仅仅是一万多新员工的工资和人工费用,就要每年花掉20多亿。八千人培训一万多人,同时还要拿下第三次大突破的目标——3G设备开发。风险是巨大的,特别当时互联网和电信泡沫已经到了破灭的边缘,而中国电信市场正在由于电信拆分而投资锐减。其风险就更让人胆战心惊。
事实上,任正非看的清清楚楚,他的名文“华为的冬天”中就预言了电信业泡沫的破灭,可谓洞察力敏锐。但是为什么还要冒这么大的风险逆势扩张呢?当时的华为,因为自己的逆势扩张,与中兴、UT斯达康相比,星光黯淡。我当时已经对华为的生命如雷贯耳,因而一直关注着有关报道。可以看到,当时的媒体报道一边倒的看好中兴和UT斯达康,看淡华为。他们纷纷得意洋洋的说道,“任疯子”这次终于看走了眼,昏了头,竟然在自己已经看明白冬天要到来的情况下,“盲目”扩张,放过了小灵通和CDMA的大好机会,让自己的竞争对手赚个盆钵满贯,自己却销售额负增长,华为这次死定了。
然而,任正非再次证明了自己眼光和手段的高明。他看到,移动电信设备由2G向3G更新换代,是华为不可多得的赶超国际同行的机会,因此在华为可以承担的力度下,超常规突破势在必行。而对华为能够承担的力度,他了如指掌。员工数量增长200%,完成这些新员工的培训,同时完成3G设备的开发,华为有这样的能力。此外,他的高明之处集中表现在提前为华为准备好了一个度过冬天的棉袄。他未雨绸缪,和美国爱默森公司谈判出售华为从事通信电源制造的分公司。当华为到了最困难的时候,他水到渠成的以65亿人民币的价格出售了这个分公司,在最关键的时刻大大充实了华为的现金流。华为完成第三次突破,到今天成为百亿美元级别的跨国公司,显得那么自然。曾经的严寒的冬天和苦难,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好像不过一个小插曲,供人们做谈笑之资。其实这背后是高度的洞察力和充分积极的准备。
与之对应的,则是TCL和明基国际收购行动的惨败。TCL的国际收购行动,按说应当比华为靠自己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培训后送出去拓展国际市场容易——被收购方有现成的团队,和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的品牌。而被收购方汤姆孙和施奈德、阿尔卡特手机部门等,经营困难的主要原因都是当地生产的高成本导致难以与中国出口的低成本同类产品竞争,而这些产品最重要的出口者之一,就是TCL。所有这些有利条件,却带来了数十亿人民币的亏损,给TCL集团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困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李东生对收购的困难估计不足,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估计不足,没有充分的应急预案,根本上,则是李东生的能力不足。
李东生此人,其早期的成功有很大的时代因素,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这造成他成功后的骄傲自负,最终导致了TCL的这次大挫折。TCL是在国内电视市场大爆发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当时国内电视机市场整体,每年增长百分之二三十。而TCL正在大爆发前夕,与国有股东——当地政府签订协议,每年保证10%增长,多增长的部分作为奖励给予以他为首的集团经营团队。现在看来这个协议时非常荒唐的,因为全国增长百分之二三十的情况下,只要能跟上全国的发展步伐,就能坐享每年百分之十到二十的奖励。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得到巨额奖励,最终全部成为亿万富翁,并事实上使TCL成为私人股东为主的公司。因此另一大家电巨头长虹的老板倪某某心里十分不平衡,因而开始试图转移长虹的资产,把长虹私有化,因而导致长虹数亿美元的出口拿不到回款,最终导致长虹37亿人民币的巨额亏损,自己也被赶下台。
因为这样的因素成功的一个人,当时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实质上是十分不足的,把集团的成功和自己成为亿万富翁都看作自己能力的表现,并因此在国际化扩张中犯下致命的错误。李东生本身能力平平,TCL也缺乏人才,特别缺乏国际化人才,其管理水平与华为不可同日而语。这个缺陷在收购完成后,立刻显现出来,集团派不出像样的团队接手被收购方的管理,派去的人不熟悉当地市场和当地法规,不熟悉国际惯例,无法有效开展工作。最关键的是对当地市场作出错误判断,以为欧洲像中国一样,不可能很快更新换代到平板电视,因此把财力物力人力都集中在销售CRT电视产品上。但事实上,欧洲人均收入比中国高了十多倍,阻碍中国快速进入平板电视时代的价格因素在欧洲根本不够成障碍,欧洲很快就过渡到平板电视占市场总销量70%以上的时代,以销售额计算,则平板电视市场占有率更高。TCL因此丢失了被收购品牌曾拥有的大量市场,并且因为产品滞销巨额亏损。他们收购的手机部门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最终TCL大败而归,不得不模仿华为出售了旗下了TCL电工,筹集16亿人民币来弥补亏空,并且把过去从股市上募集的本来计划用于扩张生产规模的十数亿人民币用来弥补现金流。
我们应该看到,虽然出售非核心部门维护核心部门的行为是类似的,但是其本质却是不同的。华为有明确的目标,出售行为是早有预谋的行为,一切都在任正非的预料之中,风险是可控的,因而成功和收益也是早就预料到的。TCL则是一连串盲目的行动,盲目乐观,错误的收购行动,人才储备不足,对市场的错误估计,最终被迫出售子公司以自保。一切都事先没有预料到,事态发展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只能顺着事态发展被动应对。即使付出了这么大的代价,未来的情况仍然难以预计,企业仍然处在巨大的危险中。华为的财务是健康的,扩张行动开始时,企业综合负载率不超过40%,并且预备了出售子公司换取65亿现金支持的手段。TCL的财务健康程度则很差,企业综合负债率接近上限70%,这意味着他很难获得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匆忙出售子公司募集资金,意味着会被人趁火打劫,难以卖出好价钱。再考虑到当时TCL的主业彩电业正面临从CRT时代向平板时代更新换代的重要时期,TCL的技术储备几乎为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保住自己的市场地位,这时的收购行动就更是个错误。
同样是扩张,同样是产业更新换代,华为取得了成功的突破,跃居世界列强之席,TCL却被扔到死亡边缘,有没有卓越的洞察力,能否未雨绸缪,是其中的关键。
明基收购西门子的手机部门则是另一个失败的典型。明基收购的条件不可不谓优惠,不仅不用一分钱收购费用,还可以得到西门子2.5亿欧元的资金注入,西门子手机部门拥有强大的研发力量,并且西门子手机的全球市场的占有率也一度跻身一线品牌之列,西门子在全球消费者心目中的影响力也是人人皆知。但明基还是失败了。
缺乏国际化人才,无法对被收购部门有效管理,当地劳工相关法律使明基对被收购部门的重组和裁员根本无法进行。这些困难本来应该在收购之前就充分预计到,李琨耀却表现出自己不应有的失误。于是,收购后,西门子手机在欧洲的占有率快速萎缩,随之而来的是难以忍受的巨额亏损。虽然凭借西门子品牌的影响,明基在南美的手机销售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根本不能填补欧洲市场的亏损。终于,明基不得不把西门子手机部门退还给西门子,带着数十亿人民币的亏损黯然退回。
李琨耀向他的大老板,明基所属的宏基系的掌门人施振荣请辞,施振荣没有在这种时候打击他,而是动用宏基系的力量为陷入困境的明基输血。明基开始出售旗下绩优企业的股票,包括友达广电等一系列核心企业的股票被出售,接手的大部分是宏基系的企业。已经出售和正在出售的股票的总价值超过80亿新台币。这就是失误的代价。
回顾明基的崛起路程,我们可以发现,他与TCL有很多相似之处。前期发展一帆风顺,借助产业整体发展的大背景和有利时机,迅速扩张,没有经历真正的考验,缺乏真才实能,胜利之下骄傲自满,没有充分准备和估计就进行具有巨大风险的行动。只不过TCL发展的大背景是中国电视机产业的大爆发,而明基是台湾电子代工业的大扩张,和台商利用自己先行一步的优势和大陆优惠政策顺利抢占大陆电子市场。
任正非则不同,早年的成长经历和过人学识,给予他敏锐高超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忧患意识,他早就明确指出并要求企业核心团队要明白,华为的成功最重要的是因为中国电信业大发展的大背景。用他的话来说“华为是十分渺小的。。。。好比一片叶子,偶然的落到了一艘大船上,得以能够随着大船乘风破浪。。。”正是因为他的这种清醒认识,华为才得以对自己的力量有清醒的认识,避免了同期大部分企业扩张行动中都犯过的错误。
此外,由于任正非的不自私的带头作用,华为才得以避免同期大部分企业因为贪婪和自私犯的另一大类错误。
- [转贴]职场上的“剩女贞德”为何越来越多?
- [转贴]大学生不能丧失精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