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批判性思维(一)
发刊词 | 学学批判性思维,赶紧的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打开这门课,和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呢?
它可不是简单教你怎么赢得辩论的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英文原文叫critical thinking,按照美国学者理查德·保罗的定义,它是对思考的再思考。
换句话说, 批判性思维所批判的对象不是某个人,而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过程,去审视这个思考多缜密、多系统。
假设小区里有个住户叫王富贵,小区里乱停车,他去责怪物业不作为。物业跟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小区有些住户很难缠,你换位思考,想想我们的难处。”
你看,物业这是在要求王富贵想得更周全,把物业的处境也考虑到问题里。王富贵一下子觉得似乎也有道理,他的不满虽然并没有消除,但已经无力反驳了。
问题出在哪呢?其实,王富贵只要再顺着物业的逻辑多想一件事,他就可以这么回答:“你确实有你的难处,但换位思考不能只思考你的难处,我还考虑到了你所在立场上得到的商业收益。业主们给你交了物业费,就是想要购买你的服务,管理乱停车是你的契约责任,你得管。住户难缠,你可以重新评估服务定价,但不是你不作为的理由。”
你看,审视一段思考,能让你意识到它的不足之处在哪,你所看懂的思考层次越丰富,你也就越是一个更独立、更明智的思考者。
你肯定知道,在美国的教育体系里,从小学到高校,一直把批判性思维当作各类课程的贯穿理念。而在国内,包括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在内的一批学者和教育家,也不遗余力地推动学生们接受批判性思维的教育和训练。这都是因为,无论是择业还是做研究,批判性思维都已经是很多机构评估人才的核心标准。
怎么样,听上去,训练批判性思维,很值得当作一个努力目标吧?
但我要先给你泼一盆冷水。世界上有一种事情的类别叫做“重要而不紧急”。训练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就被不少人归到这一类里。在我看来,批判性思维简直跟学外语和锻炼身体并驾齐驱,是人生三大“重要而不紧急的事件”。
那为什么我们往往会觉得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要但不紧急呢?
重要是因为,它能让我们更独立、更高质量地思考。不紧急是因为,这种思维能力的应用好像不在一时一地,今天还是明天再开始,似乎没太大区别。
所以,只要有的选,我们经常会被那些紧急的事吸引过去,哪怕它没那么重要。
比方说,水电费该交了,或者有部热门电影马上就要下线了。那么你很可能就会放下在读的外文文章,或者运动计划,先去交水电费,先去看电影。然后呢,在某一个深夜,心里叹息说,我要是4个月前开始学外语,开始运动,我今天就已经能口若悬河,或者又瘦又精力充沛了。
训练批判性思维也是一样。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拥有更独立、更明智的思考能力,但真要下决心行动起来去自我训练,往往又会觉得“没那么紧急”,而一拖再拖。
但是我想请你退一步思考这个问题:训练批判性思维这件事,真的重要但不紧急吗?
这是一个事实,还是一个观点?你认同这个观点吗?为什么我们一遇到这个观点就默认它成立,就开始帮它找理由?
你看,这样一思考,其实就已经在用批判性思维想问题了。面对“训练批判性思维重要但不紧急”这个观点,我们先用质疑的眼光来审视它成不成立,再决定支不支持它,而不是直接陷入它的结论,去帮它找合理化的解释。这显然是更清醒和更明智的。
我要输出一个价值主张了。在我看来,训练批判性思维,既重要,又紧急。因为这能让我们避免在当下、在今天,一次次作出以后会遗憾的判断和决策。
还回到前面那个问题。你想想,我们一次次推后了重要的事务,选择把有限的时间拿去做紧急的琐事,是不是因为我们觉得“紧急”比“重要”更优先?那么,又是什么导致我们会这么想?
我的答案是,这可能是因为,我们下判断、作决策背后的思考质量,还不够高,没法支撑我们的决策结果。
所以,训练批判性思维,既紧急,又重要。 我们非常值得从这一刻起,就开始训练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的思考过程,评判自己的思考质量,从而不断优化它。
这就是我想要开这门课的原因。
在得到,我负责得到大学的线上课程研发,也负责能力学院这条内容线。在过去三年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团队跟得到的作者们一起,合作推出过50多门课程,从个人能力类课程到思维方式类课程,再到《中国史纲》这样的历史类课程都有。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训练思维方式的课程尤其受欢迎,像梁宁的《产品思维30讲》、王烁的《30天认知训练营》、《华杉讲透孙子兵法》都是典型代表。这些课程的用户都想要获得更强大的思维能力。
在跟用户不断交流沟通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批判性思维的训练课程,对所有想要把终身学习、把自主教育当作长期事业的人们来说,应该是一门基础课。得到应该也必须提供这样一门课,来作为其它所有课程的先导。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状态,它能让你对知识的选择和汲取更有判断,也更有效。
那么,我们会怎么讲这门课呢?
很多经典的批判性思维书籍和课程,会让你记很多评价标准和逻辑谬误,比如要清晰、要精准、要准确,再比如说要避免滑坡谬误、稻草人谬误、从众谬误等等,我们这门课不这么讲。不是因为这些讲法不对,是因为这些讲法的理解成本太高了,得是专业的批判性思维研究者才值得去做这么大投入。
我自己在研究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发现,这些经典体系其实要求我们花很大一部分精力去理解术语和概念本身,这其实有点像小红帽要去外婆家,我们要求她记住27条不该走的小路。但其实,你只把那条她应该走的主干道告诉她,要求她紧紧地记住主干道怎么走,跟随主路上的每一个关键路标,对小红帽来说就够了。她只要听你的,就一定能到达目的地。
所以,我们这门课的逻辑,是分三步完成评判思考质量这个目标:
第一步,先审视一段思考的信息结构本身,去评判这段思考里的关键要素是不是完整,每一个要素是不是成立和互相匹配;如果要素们符合要求,那么整段思考就是自洽的。
第二步,跳出立场,站在更大的格局下去评判,这段思考过程是不是公允、是不是有容错能力。
第三步,我们再往深看一层,去审视批判性思维本身,去讨论它在我们的思维能力里到底是个什么角色,它有怎样的局限性和拓展空间。
你在收听接下来课程的时候,可能会发现,思维和思考这两个词会交替出现。这里我们也先做个界定,在这门课里,思考和思维没有严格的定义区别。思考有时候更多形容想事儿的这个具体动作,思维呢,更多会用来描述想事儿的完整状态和结果。但可能在具体语境里,我会选择语感上更舒服的那个词。
哈佛大学的前校长德雷克·博克就把批判性思维推崇为哈佛本科生最高阶的思维。他写有一本书,叫《回归大学之道》。他在这本书里说,大学本科生的思维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无知的确定性”;第二个阶段叫“有知识的混乱”状态;第三个阶段就是具有批判性思维的成熟阶段。
我猜,按照博克的这个逻辑,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这个成熟阶段,它的状态就应该叫做“有知识的确定性”。
还是那句话,训练批判性思维,达到有知识的确定性,既重要,又紧急。你作为一个有自主教育意识的终身学习者,你的征途 是知识的星辰大海。哪些该学、该怎么学?该怎么审视和评判它们?只有你自己能给自己最好的回答。
所以,在终身学习的启程之初,请带着批判性思维的训练意识,锤炼你的大脑,让它越来越清明。
我不祝愿你的知识斩获越来越多,只祝愿你的思考越来越独立、越来越理性,这也是我期待自己能做到的。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开始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之旅。
《蔡钰·批判性思维15讲》课程表
发刊词学学批判性思维,赶紧的
总论
01 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02 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思考自治
03 论题: 你有没有走题
04 结论: 你有没有偷换结论
05 论证: 你的论证严密吗
06 概念: 你怎么定义这件事
07 假定: 你有什么想当然的预设
进阶
08 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思考框架
思考公正
09 信念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10 立场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11 情绪和欲望怎样影响你的思考
思考破局
12 反思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13 反思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性
14 成长与创造: 值得拓展的思维能力
工具
15 一份批判性思维的通用提问清单
01 总论:你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暂时无法在飞书文档外展示此内容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我想先问你一个问题。
请问,你拥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你是不是想回答说,当然是无限大啊。财务上的自由度我虽然还没达到,但思考自由度不是分分钟吗?只要我不乱说话,我在脑子里想什么,谁管得着?
对不起,还真不一定是这样。
我们的思考自由度,受两件事限制。
第一是知识面局限。你没接触过天体物理学,虫洞的假想就不是你能提出的。你不懂日语,你的思考结果当中也不会包含wabi-sabi这类日式美学理念。 你不会做菜的话,也想不出怎么从无到有端出一盆佛跳墙。
第二是思维方式局限。我们来问一个问题:假设一个姑娘26岁,你有没有办法瞬间让她变成16岁?一种思路是:对她的年龄改用二十进制。
你看,谁规定我们必须要用十进制来计算年龄?当你拥有了十进制这种知识的同时,你也拥有了一种思维定势。
有一个段子意味深长。它说: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但你意识到没有,这可是大脑让你这么想的。我们本身就活在川流不息的思绪和念头里。每分每秒都在思考,这带来的坏处就是你很少会有意识地觉察:我在思考,就像你很少意识得到你正在呼吸。
当局者迷,限制了你的思考自由度。意识不到在思考,当然也就意识不到思考的局限。
所以回到开头那个问题:你拥有多大的思考自由度?
你的知识面越广,你的思维局限和漏洞越少,你的思考就越自由。
怎么办?补呗。有局限破局限,缺知识补知识。
完善知识面:淘金式思考者
补知识好说。如果你是一个求知欲旺盛的自主学习者,多读多听多看多问就行。但你可能要当心一件事:补知识的时候,可能会加重你的思维局限,就像我们刚才说的十进制。
怎么会这样呢?这里面有一种陷阱,来自一种思维方式,叫 海绵式思维 。
在“学习”这件事面前,有一类学习者获取知识的方式,叫海绵式思维。他们获取知识时就像把海绵放进水里,见什么吸收什么,不作选择,他们追求的是数量。
海绵式思考者有他们的强项,那就是能快速完成海量的信息积累,拓宽眼界。但如果从始至终只秉持这种单一思维方式,副作用是,没有能力批判和拣选信息。
这可不是轻微的副作用,这其实是向世界割让了我们自身知识体系的构建权。世界在强势地塑造你,各种信息泥沙俱下,不论它们是真的假的,高效的低效的,有意义的无意义的,适用的不适用的,统一的冲突的,都在灌输你、塑造你。
海绵式思维的作用下,你的思维模式、思考习惯能长成什么样子,就得看天赋和运气了,因为它是被你所见到的一切堆砌成的。你看到什么就学什么,你看的人怎样思考,你就怎样思考。你看见的知识是冲突的,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也就是冲突和摇摆的。知识体系弱,思考体系也就只能更弱。
可怕吧?没办法,因为单纯的海绵式思考者没有能力批判和拣选。更可怕的是,因为缺乏反思能力,他们可能都意识不到他们的知识体系在低效和摇摆。
既然海绵式思维有利又有害,怎么破?那就加入批判性和拣选意识呗。
有一种学习者很擅长破这个局,他们叫 淘金式思考者 。
具体而言,他们会在信息获取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甄别信息的真假和有效性,然后再决定是不是用它来充实自己。这个过程就像淘金一样,把泥沙过滤掉,把金子留下来。
也就是说,淘金式思考者用批判精神来拣选知识,从而让自己的知识体系更可靠。如果说,海绵式思考者追求的是见多识广的话,那么,淘金式思考者就是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追求“不惑”,不受迷惑。
破除思维局限:批判性思维
同样,这种批判精神继续往深了用,用来反思我们的思维局限,评价我们的思维质量,就是批判性思维。这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追求思考自由度的第二项功课,破除思维方式局限。
但这比搭建有效的知识体系更难。为什么?因为前面说的,当局者迷。
只要醒着,我们就不断被延绵涌现的各种想法拽走注意力,也就很难跳脱出这些想法,去审视它们的生成机制。尤其是,当你作判断的速度太快,以至于你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完成了思考的时候,你可能产生了一个观点,说出了一段话,写下了一句文字,而形成这些东西的那个过程已经结束了。
难就难在这里:既然都意识不到自己在思考,那怎么反思自己的思考?
我们试着从一种你极其熟悉的场景里找答案:你跟朋友聊天,在你不经意说了某句话之后,对方恍然大悟说,对啊!我怎么没想到!
在这种时刻,你其实就是帮朋友点破他自己的一个思维局限。因为你是一个旁观者,你天然比他更清醒,更不受迷惑。
所以,旁观者身份,其实就是一种更清醒、更置身局外的洞察者身份。你也可以做自己的旁观者,第一个你在思考,第二个你在观察第一个你的思考。
怎么能训练这种自我分裂的能力,自己来当自己的旁观者呢?
两种手段可以训练。
第一种是练习冥想,这是练习旁观我们内在的体验和感受。
第二种就是训练批判性思维,这是练习旁观我们的思考过程。
但这两个方法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冥想要求你不要评判自己的体验,只是单纯去感受它。但批判性思维却要求你像检察官一样,不断检验和评判自己的思考,从而提高思考的质量。
这种批判精神,可以溯源到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研究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最早就是起源于苏格拉底的思想和他的那一套经典的问答方法。
苏格拉底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方式,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通过提问、辩论,揭露对方话里的矛盾和缺陷,来逼对方进行深入的思考。所以,他又被称作“真理的助产士”。
批判性思维,不是要求你从一开始,就建立完备的思考过程去推导出完美的结论,而是自己当自己的苏格拉底,带着问题意识,面对一个结论去倒推,用一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去检验这个结论是否立得住。
本讲小结
面对我们涌现的念头,如果我们能审视它的形成结构,检查它可能存在的偏差,和它的言外之意,我们就是在不断地训练自己给自己当旁观者,追求更高的思考自由度。
而追求更高的思考自由度,这就是哲学意义上,我们赋予批判性思维的使命。
这一讲的最后,你觉得这样一个问题还需要回答吗:为什么要追求思考自由度啊?
这当然是因为你和其他所有走进这门课的同学一样,都想要实现不断的自我超越,成为更明智、更高级的人类。
思考题
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你能意识到自己存在什么思维定势?意识到它的存在,你就初步扫除了它。
02 总论:批判性思维在批判什么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我们常常听说各种各样的思维模型,比如产品经理思维模型、程序员思维模型、天文学家思维模型,这些思维模型总结的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们是怎样思考问题的。
但批判性思维不太一样。它不依赖于任何一个专业,也不依赖于任何一个学科。它是超越了学科与知识而独立存在的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寻找、探究真相的思考本能。
当我们在今天提起批判性思维的时候,它的内涵已经非常丰富了。比方说你要能判断信息是否恰当,要能识别证据是不是充分,要能识别论证的陷阱和漏洞,要能意识到信息之间的矛盾、不充分或者模糊,要能避免言过其实,等等等等。
美国大学协会(AAC&U)有一个大学学习评估项目,里面有一个表格,非常充分地把批判性思维分成了四个阶段,我就不一一念了,我把它放在下方,你感兴趣的话,可以一一对照着自己打勾。
批判性思维的四个阶段
来源:美国大学协会
初级
论题:陈述了论题的重要性,但没有阐明或描述论题背后的信息。
论据:对信息源没有任何评估;对专家的观点没有任何质疑评判,就直接标定为“事实”。
语境和假定的影响: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开始能辨别出一些语境内容,对语境里的假定有初步认知。
立场:在陈述观点时,立场过于简单或明显。
结论:结论和讨论的信息没有逻辑联系,得出结论的过程过于简单化。
进阶1
论题:能解释论题的重要性,但在描述时没有阐述清楚所有的术语,或者提供的信息不全。
论据:对信息源有一定的评估,但论据不足以支撑整个论述;对专家的观点有较少的质疑评判。
语境和假定的影响:表达观点的时候能辨别一些相关的语境内容,能够对语境里的前提假定提出质疑。不过,相比于别人的假定,比较难意识到自己语境里的假定。
立场:有特定的立场,但能认可论题里存在其它立场。
结论:结论和信息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能够清晰地推导出结论。
进阶2
论题:能解释清楚论题和它的重要性,不会因为疏漏而影响理解。
论据:对信息源有严格的评估,论据也能支撑整个论述;对专家的观点也进行了质疑和评判。
语境和假定的影响:表达观点的时候能辨别相关的语境内容,也能意识和分辨出自己和他人语境里的前提假定。
立场:会把论题的复杂性列入考量,也能认可其它立场范围内的观点。
结论:结论和信息的逻辑关系足够完整,能够清晰地推导出来结论,也能识别出和这个结论相反的结论。
顶级
论题:清晰完整地阐释了论题和它的重要性也传达出了能让别人理解得更好的所有信息。
论据:论据能支撑整个论述,对信息源也有严格的评估;对专家的观点进行了非常充分的质疑和评估。
语境和假定的影响:能全面、系统地分析自己和他人语境里的前提假定,并在表达的时候能够小心地评估语境里的关联度。
立场:会把论题的复杂性列入考量,有自己立场的观点,但也会把其它立场的观点也呈现在论述当中。
结论:结论和信息之间的逻辑严密,能反映出做过全面的评估;证据和观点也会根据优先级分层论述。
批判性思维就是这样一种思维形态:它有一套自成体系的练习方法,却不能独立存在,而是需要具体运用到各个知识领域里去。但在各个知识领域里,它又不负责批判这些专业和知识,不负责直接给出思考的答案。
那么,批判性思维到底是在批判什么?
批判的是思考过程
你如果稍微对批判性思维有所了解,你一定知道有些中国研究者是反对这个问题本身的。
他们说,批判性思维翻译得不好,之所以有“批判”两个字,是把英文原文里的critical做了字面直译,这两个字在中文语境里,容易让人联想到负面和否定的评价,让人觉得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咄咄逼人的抬杠思维。所以,也有人愿意把它翻译成思辨能力、审辨思维等等,让它显得攻击性弱一点。
但其实翻译成批判性思维,我个人认为是很妙的。你仔细想想,批判性思维的的确确是带有批判性的,只不过,它不是批判某个人,也不是断然否定某个观点, 它批判的其实是一个观点背后的思考和论证过程。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这件事进行再思考、再评判。换句话说,它不会直接告诉你,你的想法对不对,也不会直接否定你的观点来源,它只是评判你的思考质量高不高。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思考和批判性思维的关系,有点像“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的督导”之间的关系。心理咨询师的职责是跟来访者讨论来访者的心事,而督导的职责,是跟心理咨询师复盘前面的咨询过程,看看中间有哪些过程反映了咨询师自己的隐藏情绪、哪些可以做得更好。
我感觉、我猜想和我推断
顺着这个思路往下走,我想请你注意的第二件事就来了:批判性思维不是万能的,它有它的适用场景。
什么场景适用呢?既然批判性思维是对思考进行再思考,那么它的使用前提就是,你的观点经过了思考。就像网上那句话说的,“首先你得有个女朋友”,你才能考虑其他的事。
那么,像下面几类没有经过思考,或者思考不足的观点,批判性思维就不适用。
首先,不带判断的表达,没法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
比如说,“巨大的宁静”,你看着有点怪,这是一个不带判断、没有主张的陈述,也没什么好审视的,因为你都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
其次,一个判断的根据如果是个人感受或者个人偏好,也没法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
我们拿诗人柏桦的诗举例子,他说“巨大的宁静如你干净的布鞋”。你看,他有判断吧?他的判断是,巨大的宁静和干净的布鞋有共同点。但这是什么?是诗歌,是意象和修辞,这样的主张是用来感受的,不是用来审视和批判的。你要是去问柏桦说,你这么说有什么根据?那你也太煞风景了。
再比如有人说,“我不喜欢看到有人在朋友圈里晒娃”。不管你同不同意,他的结论就是个人感受和偏好,他能说了算。
同样的,如果有人说,“《原则》是我看过最好的书”。他在谈的其实是他的感觉。如果有人说,“吃得好比穿得好重要”,他在谈的其实是自己的偏好。
所以,这一类判断可以概括成一个类型,叫“我感觉”。它们其实是个人的主观感受和偏好,而不是思考。既然不是思考,我们也不需要动用批判性思维。
不过,如果有人用个人感觉去替更大的群体下判断,你就要小心了。比如说“大家不应该在朋友圈里晒娃”,这时候,个人感受就不是结论,而是作为证据,来讨论“该不该在朋友圈晒娃”这个公共现象了。
这种时候,你就需要提醒对方,你有什么根据?你得拿出客观根据来,否则你就是在用个人偏好来要求世界。如果真有这样的朋友,你还可以把这一节课分享给对方,隐晦地帮他改善思考质量。
接下来还有一类观点,它叫做“我猜想”。它可能是种直觉判断,也可能是有一定的理性依据的思考,但它提出的答案可能证据不足。之所以叫猜想,意思就是立论者本身也不认为这个观点完全成立。面对这样的观点,我们当然可以讨论,但其实不是在评判他思考质量。
我们来看世界上最著名的猜想,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它简单来说指的是这样一种猜想:任意一个大于2的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质数相加的总和。
这个猜想是1742年由数学家哥德巴赫提出的,提出以来,一直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数学家们都认为它很可能是成立的,但没有谁完全证明过,所以,近300年来,它的名字一直叫猜想。
到了1973年,中国的数学家陈景润,发表了一个证明过程,但他证明的不是哥德巴赫猜想本身,而是把哥德巴赫猜想的答案收窄到了二选一的范围。换句话说,如果哥德巴赫猜想的是A=B的话,陈景润证明了A要么等于B,要么等于C,只有这两种可能。因为陈景润完成了论证,所以他的这个论证就不叫猜想了,被命名为“陈氏定理”。
你看,所谓“定理”就是经过了论证的结论,它跟“猜想”相比,带有严谨的思考过程,带有充分的确定性。
说完了学术传奇,我们回头想想日常。当我们想要表达一个观点、一个主张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我认为……”。但“我认为”往往语义模糊,你得先搞明白它到底是感觉、猜想,还是推断。
一个观点只有能称得上“我推断”的时候,它才带有相对充分的思考论证过程,才值得我们进一步运用批判性思维,往下去评判和审视。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其实是在说,要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审视思考,应该审视的第一件事就是这段思考是不是思考,它有没有完整性。
所以,当你心里出现一个观点,或者听到别人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你可以先问立论者两个问题:
– 这是你的感觉、猜想还是思考?
– 你的判断有没有根据?
请你记住这两个问题。
思考题
我想问问,你见过什么情况,是不该运用批判性思维,却用了的吗?
当你心里出现一个观点,或者听到别人表达一个观点的时候,你可以先问:
这是你的感觉、猜想还是思考?
- 关注LK-99超导材料研发动态
- 学习材料:批判性思维(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