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批判性思维(三)
06 概念:你怎么定义这件事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我们知道,人类跟动物最大的区别之一就是会抽象总结,会用概念、术语和符号去定义某些事物。
比方说,刷牙,我一说你就知道我在指什么,我不用刷给你看。或者,超级英雄电影,100个人一听都明白这是一种什么类型的片子,我不需要拉这100个人都去电影院看一遍。
我们一旦定义了某个事物,也就把它整合进了我们的观念网络里,就能去思考和传播它。
但这一讲我们却是来唱反调的。我想提醒你: 当心概念和术语,尤其是它们出现在思考过程当中的时候。
我们训练自己的心智,让自己越来越善于创造和使用概念,当然是让自己获得越来越强大的思考能力。但与此同时,我们还需要训练另外一种能力:分辨和识别概念的定义区别。
比方说,朋友和熟人是一回事吗?聪明和狡猾是一回事吗?谦逊和卑躬屈膝是一回事吗?你看,如果分辨不清这些近义词,我们很容易混淆一些重要的区别,弄不清楚它们真正指的是什么。
这还算简单的,毕竟这些近义词是两个不同的词。有的时候面对同一个词,我这次用跟下次用可能指的就不是同一个东西了。比方真诚地说“你可真优秀啊”和阴阳怪气地说“你可真优秀啊”,两个优秀就绝对不是同样的定义。
甚至,如果在同一段思考过程里,我连续几次用到的某个概念,每次所指的东西都不一样,这显然就拖累了思考的质量。
思考结构中,概念的一致性
所以,我们在审视一段思考里用到的某些关键概念时,要注意这么一个问题:
我在思考过程中,论题、论证和结论里出现的概念、定义是一致的吗?
在一段思考里,如果思考者对某个概念的前后定义不一致,这就是偷换概念。我们前面讲过马云就“996”的问题发表观点的事情。
(《马云谈996》链接:
https://mp.weixin.qq.com/s/oc0NugBjpsn1_mBtbib2Lg)
马云在那篇文章里说了这么一句话。他说:
“真正的996不是简单的加班,不是单调的体力活,和被剥削没有关系。我觉得真正的996应该是花时间在学习、思考和自我的提升上。”
你发现问题没有?马云在偷换概念。实际上,他参与讨论“该不该996”这个话题的最初,他是知道的,论题里的“996”指的是公司们推行的一种工作考勤制度,早上9点上班,晚上9点下班,一周工作6天。
而他的这篇表态文章的前半段,也确实是认同“996”这个主流定义的。但到了后半段,为了证明“应该”支持“996”,马云其实是另外开辟战场,把“996”的定义改了,改成了每个人把更多时间投在自己有热情的事情上。
马云只要前后对照一下“996”这个概念,他就会很清楚。如果有人像他说的那样,拿出996这么多的时间来学外语或者健身,他自己是不会容许这样一个人成为阿里巴巴的全职员工的。
这是我们在反思自己的思考质量的时候,需要自问的问题:我清楚我用的概念指的是什么吗?我使用的这个概念,当它在我的整个思考中每次出现的时候,指的都是同一件事吗?
对齐我们脑子里的一个定义,其实还算简单,因为毕竟不管你用一个概念用了几次,它都在你一个人的脑子里。
但这是不是就够了呢?不够。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思考是要用于表达、是要讲给别人听的。我们自己对某个定义可能心里有数,但是听的人却不见得跟你理解的是一回事。
比如医生建议王富贵饮食清淡,医生可能想说的是在口味上做到清淡,但王富贵的理解却是不吃肉才是清淡,所以按饮食清淡这个前提,医生认为蔬菜麻辣烫是不能吃的,王富贵却觉得蔬菜麻辣烫可以吃。
所以, 当我们在输出思考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用到一些关键概念,我们不能自己觉得前后一致就够了,我们还需要审视,这些概念会不会误导别人。
对这些可能给别人带来误解的概念,我们可以从这么几个角度把它们审视一遍:
我们还是用老方法:对它们提问。
关键概念的定义准确吗?
第一个角度:我们用到的概念是不是准确、有没有歧义?
我讲一个有意思的例子。我在工作生活里要同时跟两群人打交道,一群是王富贵这样的理工男。另外一群是像刘秋香这样的小姐姐。我发现这两群人都经常用到同一个词,这个词叫“好用”。
王富贵们会说:这个黑轴键盘好用,你也来一个?
刘秋香们会说:这个面膜特别好用,你一定要试试。
但你想想就能明白,这两个好用,指的根本不是一件事。
王富贵说好用,“用”字是在定义一个过程动作,好用,形容的是使用过程舒服。而敷面膜呢?刘秋香说好用,“用”字的意思就不是使用了,而是功效。敷面膜的过程,哪怕不舒服,小姐姐们只要敷完效果好,就并不会介意。所以其实更能表达她们意思的概念是“有用”,而不是好用。
所以,如果是我自己给别人推荐面膜,我可能就更愿意说,这个面膜有用、特别补水,你一定要试试。我就算准确表达了我的判断。
再比如,刘秋香觉得王富贵作为男朋友还行,及格了,但应该再体贴一点,于是跟王富贵说,”你对我不好”。王富贵可能就会觉得非常冤枉,他心想,我又没亏待你,又没有冷暴力,我怎么就对你不好了?这样一来两人就达不成共识。
其实刘秋香要是反思一下自己想要表达的准确概念,她就可以说,“你对我不够好”。不好可能是不及格,不够好是过了60分但没到80分。两个人就有共识基础可以讨论下去。
关键概念的定义够精确吗?
但光是准确了,我们对同一个概念的理解可能还是有偏差。偏差在哪儿?很可能在定义的清晰和精确程度上。
我们对概念的定义越清晰,我们的思考就越能对抗笼统和抽象。“国家博物馆在北京”这个判断肯定准确,但是不清晰。如果说“国家博物馆在北京长安街上”,后面这个判断就比前面那个判断的精确程度要高。
你到了长安街上,高德导航里的林志玲跟你说:“这条路限速60。”这结合我们的日常知识储备就知道了,开车时速超过60公里就会受罚。但要是林志玲说,“这条路超速罚款哦”,那你到底应该开多慢呢?这就没有“限速60”要精确。
精确程度有时候是无止境的,比如圆周率我们可以用3.14,也可以用3.1415,我们还可以精确到更小的位数。所以有的人觉得概念的精不精确没那么重要,准确就可以了。
但其实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来看,精确程度反映了你对一件事的审慎和郑重。甚至,你需要在思考和表达的时候留意一下,你所用概念的精确程度,是不是在流露你的真实情绪状态。
比如王富贵问我,咱们的班花跟谁结婚了?我说,跟一个男的。我这个回答就太笼统了,王富贵肯定认为我在敷衍他,根本不想跟他对话。如果我能够意识到我的笼统概念带给他的感受,我可能就会更郑重、更精确地回答他的问题,来确保他不会因此不高兴。
在思考当中作出定义
你看前面我们不论讲概念的准确性也好,精确性也好,其实都是在说,在思考过程中,要对关键概念形成共识。
其实, 达成概念上的共识还有一个最简单的做法,那就是,你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里,去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比方说这么一句话:
我认为复仇者联盟里的反派角色灭霸也是一个好人。我对“好人”这个词的定义是“无私的人”,而不是“具有利他精神的人”。
你看,基于这么一个好人的定义再来讨论问题,就比我们笼统地说“灭霸是好人”,要更能争取到认同者。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我们要特别留心思考过程用到的关键概念,要看看它是不是前后一致、是不是在立论者和接受者之间存在理解偏差。我们需要关心关键概念的准确性和精确性是否达标。
不过,有一种情况我们不用那么讲求清晰和精确,这就是我们在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候,本来就存在一些潜在的共识或者语境,我们不需要事无巨细地把它们点破出来。
就像我们说“限速60”,我们都知道它的潜在共识说的是60公里每小时,而不是60厘米每小时。
关于潜在共识和语境,在批判性思维里也是一种有意思的东西,它其实是没有被说出来的前提,我们可以叫它“隐藏预设”或者假定。下一讲,我们就来讨论怎样审视这种“隐藏预设”。
思考题
你在生活中,有没有因为概念定义不一致而被误导过?
欢迎你在留言区讲讲你的故事,让我们一起避开思考的陷阱。
我们下一讲见。
达成概念上的共识还有一个最简单
的做法,那就是:
你直接在思考和论证的过程里,去
把一件事定义清楚。
07 假定:你有什么想当然的预设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前面的课程我们讲到,为了让你相信某个观点,立论者通常会告诉你一个或者几个支撑观点的前提。但如果你要保持清醒就会发现,很多时候,你听到的前提并不是推导出那个结论的充分必要条件。结论要成立,你还必须接受一些其它的、没有说出来的预设。
比如我们前面用的那个杭州和浙江的例子,如果我说:王富贵不在浙江。所以他不可能在杭州。
这样一来,其实包含了一个预设:在杭州的人必定在浙江。这个预设我认为你显然知道,我就不说了。
在批判性思维里,我们把这类隐含预设叫做“假定”,你可以把它理解成“立论者直接假设它成立的定论”。
我们在数学证明题里都用过假定,比如,设某个变量为X,然后,基于这个假设去推导和证明。还有日常说话,我们可能会说,如果乌云密布,很可能要下雨。这些都是说出来的显性假定。显性假定都很容易识别。
但在我们更多的思考和推断过程中,其实会电光石火地用到一些隐藏假定,而且因为思考过程很快,我们甚至都意识不到我们假定了什么。
比方说,刘秋香的奶奶跟她说,“把小猫送走吧,对以后生孩子不好”。我们先不讨论这个观点有什么证据和逻辑支撑,这个观点提出的同时就已经带有一个假定了,那就是“生孩子比养小猫重要”。
你看,这个假定没有被明说出来,而刘奶奶认为它理所当然,她甚至意识不到自己有这个假定。而且,“生孩子比养小猫重要”这个假定,对刘奶奶得出“小猫应该送走”这个结论有重大影响。
可是在今天,这个假定对刘秋香这样的年轻人来说,不是默认存在的。她可能觉得猫也是亲人,至于生小孩是还没影儿的事,生不生还不一定呢。
证据和逻辑是可能一一掰扯清楚的,但这种隐藏假定上的分歧,通常就是不同代际、不同世界的人无法互相理解、互相认同的原因。
这些反思,就是我们要在思考当中把隐藏假定找出来的基本意义。既然这些隐藏假定能够影响结论,那我们肯定得评判它,确认我们对它认不认同。
隐藏假定的类别
隐藏假定一般分成两种。
第一种是事实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是什么样的”。
比方说:每天吃一个鸡蛋,能补充蛋白质。这个推断就隐含了一个事实判断假定,它假定的是“鸡蛋是富含蛋白质的”。
第二种是价值判断型的。它指的是,我们想当然地认为“世界应该怎样选择”,这是一种价值观的偏好。
比方说,“生孩子比养小猫重要”,就是一个典型的价值判断假定。还有,你要好好学习才能出人头地。这个观点的背后就有一个价值判断假定,它假定的是“你应该出人头地”。
无论是事实判断假定还是价值判断假定,都是我们在思考之前事先就知道,并且完全不质疑的观念。可以说,它是我们信念体系当中的一部分,我们认为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并用它来解释我们的世界,支撑我们的推断。
但是,假定和信念也有不合理的时候。你在生活中肯定遇到过很多次,自己或者别人接受了太多理所当然的信念,而这些信念是禁不起推敲的。
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大家都这么做”就等于“这么做是对的”。
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报纸上的文章就是可信的”。
比方说,有人喜欢假定“老祖宗的智慧”不容置疑。
还有一些假定特别有趣,它们是基于你的直觉感受。得到作者李新是一个即兴喜剧专家,她在她的课里讲到过一种假定。她说,人们不知道为什么会坚信,凡事一押韵,就很有道理。
比方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老将出马,一个顶俩”。用“押韵”来挑动直觉感受的例子,你自己肯定也能想到很多。
这些其实都是用“押韵”这个技法,触发你的感受,唤起你情感上的认同,而不是真正的思考和推断。这用在写喜剧段子的时候非常有用,但用在严肃思考里的话,就太不严肃、太可疑了。
怎么找出隐藏假定
那么,面对一个严肃思考,怎么找出它背后的隐藏假定呢?
首先,你要意识到在哪里找它们。隐藏假定通常存在于论证前提里,它本质上就是一种没说出来的前提。
面对一段思考,你可以问自己这么一个问题:我必须得持有什么样的观念,才能把已知的前提和结论从逻辑上完成无缝衔接?
这个问题的答案,其实就是这段思考当中的隐藏假定。
你可以站在两种角度来尝试回答这个问题:
– 第一,假设你自己是这个观点的反对者,想想你会怎么反驳这个结论。
– 第二,假设你自己是无关的第三方,想想有没有其它可能性和其它路径,也能推导出这个结论。
比方我说:你应该多看一些宏观新闻,这能增加你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
你应该多看宏观新闻,这是结论。多做这件事,能增加你对世界运行规律的理解,这是前提。我还需要持有什么其它的观念,才能完成前提和结论之间的无缝衔接呢?
如果我是反对者,我就会反驳说:那你得确保看到的宏观新闻都是优质和有用的。你看,这就是这个推断里的隐藏假定。
再比方说这么一段思考: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因为这能增加我们的社会参与度,获得更多的人脉和资源,从而更容易在事业上打开局面。
结论是“我们应该多参加社交活动”。论证前提是“这能增加我们的社会参与度,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从而更容易打开事业局面”。
如果我是无关第三方,关于“怎么能在事业上打开局面”,我会怎么思考呢?我可能会说,我要成为这个事业领域最扎实的研究者,那我需要减少社交投入,我要把时间花在阅读和思考上。那么就能看出,原来的推断里就有了这么一个隐藏假定:“只有人脉和资源帮忙打开的事业局面才算打开局面”。
这个假定一旦被找到,我们就很好评判了。
怎样评判假定
你看,这样一来,我们其实已经在讨论下一个问题:怎样评判一个隐藏假定?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因为隐藏假定一旦被找出来,它其实就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论证前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按照前面课程说的,评判前提的标准来评判它。我们可以问:
– 这个假定跟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 这个假定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 这个假定是来自哪里?消息来源可靠吗?
只要有一个假定被评判成可疑或者不成立的,那你就可以判定,它所支撑的结论也是可疑或者不成立的。
那如果一个假定禁受住这几个问题的考验,它的结论就成立了吗?也不一定。如果这个假定是一个价值判断,你还要多问一句“我认同这个假定吗?”就好比“生活舒适性比事业理想要重要”这个假定,三线城市的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可能很认同,但在深圳创业的你就不一定同意。
寻找和评判假定的深层价值
讲到这里,我想要回头重新讨论这样一个问题:寻找、评判一个推断背后的隐藏假定,还有什么别的意义。
这是我认为我们非常值得意识到的事:洞察思考背后的隐藏假定,不但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一种独立的自我洞察和自我穿透能力。它其实是在帮你理解你自己的思维是怎么发展的,因为你每个推断背后的假定,组成了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
自我洞察能力的重要性不比批判性思维少。
我们开头说过,人类所有的思维本质都是推断性的。所以,我们每天根据各种信息快速作判断的背后,其实反映了我们的潜在观念。
比方说,半夜发来的微信是紧急事件还是对方不识趣?漂亮女生开好车是家境优越还是自己努力?我们加入一场别人的聊天是在“插嘴”还是“给谈话者提供有用信息”?
这些可不是简单的八卦,而是去还原你自己的日常价值观和行为逻辑。
你可能听过这么一个故事。同样一个乞丐坐在路边,王富贵带妹妹路过,对妹妹说:孩子啊认真读书,长大才不会变成这样的人。刘秋香带妹妹路过,对孩子说:孩子啊认真读书,长大才有能力帮助这样的人。
你看,这个故事里,王富贵的假定是“人们对自己的境遇负有根本责任,他们应该有能力照顾好自己”,刘秋香的假定就不一样,是“人们可能会遭遇自己不可控的事件”和“我们有责任帮助弱者”。
当你不断去进行这种思考的洞察和穿透的时候,你就会越来越清楚自己面对世界的基本观察视角是什么,你自己偏好什么、追求什么。 而意识到这种种,你也就能看到更大的世界和更完整的自己。
本讲小结
好,到这里,这一讲我们讲完了寻找和判定思考里的“隐藏假定”。
我非常建议你阶段性地做一种自我训练。比方说,你可以设置一个月的时间,每天要求自己记下自己的5个想法,挖掘出它背后的隐藏假定来。
比方说你在北京的4号线地铁里看见一个穿格子衬衫的男生。你想:他会在中关村下车。
这个推断有什么假定?你假定了穿格子衬衫的男生是程序员,他在中关村上班,他此刻正要去上班。
那么这里面有不合理的成见吗?穿格子衬衫的男生一定是程序员吗?程序员一定在中关村上班吗?他此刻一定是去上班吗?
你可以问自己很多这类有趣的问题。非常期待你挑一个自我洞察和反思的过程,在留言区里写下来。
如果有可能的话,在可见的未来,我们可以在得到里一起做这种自我洞察训练。
我们下一讲见。
洞察思考背后的隐藏假定,不但是批判性思维的重要一环,而且,是一种独立的自我洞察和自我穿透能力。
它其实是在帮你理解你自己的思维是怎么发展的,因为你每个推断背后的假定,组成了你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
08 用批判性思维审视思考框架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到这里,我们已经完成了批判性思维的第一段训练。这一节课我们停下来做个阶段性小结,讲讲方向、解释一下路况。
批判性思维是关于思考的再思考。在此前的第一个阶段,我们讲了再思考的技术。我们搞清楚了怎么去分解一段思考应该包括的各个要素,怎么去审视要素是不是成立、要素之间是不是互相匹配。
在这一个阶段上,批判性思维帮你审视的是,你的思考是不是自洽。走到这里,你已经在有意识地进行有质量的思考。
但是,我猜你在这个练习过程中会产生一个疑虑:批判性思考太费事了!我以前下一个判断、产生一个念头,可能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但现在,我得自己当自己的检察官,开个庭把这个想法审一遍,花的时间和精力可能是原来的5倍。这思考效率也太低了!难道效率低,是批判性思维的必然代价吗?
价值观:思考质量高于决策速度
这个疑虑,恰恰是在这个小结里,我想要跟你建立的一个观念上的共识:我们训练批判性思维、想要追求思考效率,指的是我们作出正确判断的频次,而不是判断与决策的速度。换句话说,作为高质量的思考者,我们优先追求的是思考质量,而不是决策速度。
当然,只要你勤于练习,你的批判性思维一定也会越用越熟,越用越快,但反应速度确实不是批判性思维直接关心的问题。不但如此,批判性思维所追求的谨慎和坚毅精神,跟反应速度是截然相反的。
放弃追求反应速度,这事在我们的文化里其实挺难接受的。因为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快速回答问题、快速完成任务。响应速度越快,你在别人的眼中就越聪明。如果有哪个孩子出于认真和谨慎,放慢了回答问题的速度,往往就被认为输掉了考试、输掉了比赛。
日久年深地,我们心里就被栽下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价值偏好:准确重要,但快更重要。
但你想过吗,追求决策速度这种价值偏好,在真实世界里并不适用,它甚至是有害的。
真正的人生里我们面对的重要问题都很复杂,比如学医还是学计算机,住上海还是住深圳,今年先专注事业还是先生二胎,想要解决好这类复杂问题,并不需要你反应快,反而需要你细心观察积累、勤奋地做功课、扎实地研究。
但在速度偏好影响下,我们可能明明有很长的时间可以筹划和准备,也会拖到最后时刻才草草决定。
草草决定的背后,要么是粗糙决策,要么是放弃思考。
粗糙决策最典型的例子是股票市场里的散户们。他们只关注买卖股票的决策速度,不肯花时间去研究市场涨跌背后的真正逻辑。
本来如果肯拿出两个月,仔细研究一个行业和几家公司,他可能能选出一只值得持有10年的好股票。但是热门概念股一涨,散户们很容易有的心态是“来不及了,快上车”,股票一跌,心态又变成“来不及了,快逃命”。
这么反复来回,追涨杀跌,本金就不断被那些更有策略、更耐心的机构和资本收割走了。所以有人说,散户的散,并不是钱少,而是心思散。
比粗糙决策更严重的是放弃思考。如果我们一直以来都因为反应快速而不断尝到甜头,那么等我们面对一个真正的难题的时候,很可能就会放弃这个问题,只研究更轻松的问题。
你可能知道,深圳有一群社会边缘人,叫“三和大神”,他们只选择打短工,日结,挣到一天的工钱就去玩三天游戏,钱没了再去挣钱。他们只要把自己挣出来的那三天空闲,拿来思考一下扭转命运的办法、寻找更好的机会,也许就能走出人生困境。但对“三和大神”来说,他们缺乏思考的坚毅品质,宁可放弃思考去玩三天游戏,因为玩游戏是比扭转人生命运更轻松的命题。
这当然也是一种人生选择,但你也看得很清楚了,这种思维习惯在遇到复杂决策,或者遇到思维习惯更谨慎、更坚毅的对手时,非常容易败下阵来。
这就是为什么,在批判性思维的价值观里,追求思考的质量,比追求决策速度要重要得多。
进一步,我还要建议你: 为了成为一个更明智的人,请你在日常,有意识地花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思考。把“花足够时间来思考”这件事,变成你的习惯和仪式。
要成为更高质量的思考者,除了肯主动花大量时间进行思考,你还应该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并不断优化和修正它。
那什么是思考框架呢?简单来说,就是你遇到问题时,处理问题的一套相对通用的分析和处理回路。你的思考框架越明确,你的思考就越有章法,你也就越容易检查思考当中有没有陷阱和漏洞。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框架,可能各不相同。但我们的思考框架都会有三个必备要素:知识储备、思考技术和思维倾向。把思考比成做菜的话,知识储备是我们手头的食材,思考技术也就是我们的刀和灶台,思维倾向则是我们做中餐还是做法餐这类偏好。
思考框架
那面对思考框架,批判性思维能做点什么呢?批判性思维还是承担一个检察官的角色。它不负责帮你构建你的思考框架,而是帮你去逐级评判,整个框架的每一层是不是有足够的质量,是不是能让整个框架足够牢固。
思考技术有很多种,最基础也最通用的模型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三步:论题、论证、结论。我们前面的课程,其实就是在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这个基础模型。你的论题明确吗?概念清楚吗?证据成立吗?推演合乎逻辑吗?经过了这些检验的模型,就是自洽的模型。
那批判性思维可以怎么审视知识储备和思维倾向这两个要素呢?我的答案是,它可以帮你判断你的思维倾向是不是在影响你的思考公正性,也可以帮你意识到你的知识储备可能会导致哪些思考上的局限。
在自洽的基础上,追求思考的公正和不受局限,这就是更高质量的思维的进阶方向。
那为什么思维倾向会影响思考的公正性,知识储备又会带来思考的局限呢?我们简单解释一下。
先说思维倾向。我们假设你在看动画片《猫和老鼠》,老猫汤姆和老鼠杰瑞,音乐很滑稽,画面很好玩,你的心里很大可能在想,“汤姆追不上追不上,出丑了吧,哈哈哈。”
好,我们换个假设,改看警匪片。主角是个又帅又厉害的警探,正在抓捕穷途末路的嫌疑人。背景音乐很紧张,你大概率就会手心冒汗,心想,“当心啊,快点抓住他。”
你看,两个画面都是追逃,但你就会有不同的思维倾向。那为什么在《猫和老鼠》里你支持的是被追捕的老鼠,在警匪片里你支持的就是追捕坏人的警探呢?
如果你运用批判性思维去审视一下,你就会清楚地看到,倾向是怎样影响你对接下来所有问题的推演和判断。那么你就能进一步地判断,你的思考对猫、对嫌疑人公不公正,对更大的群体公不公正。
我们再接着说知识储备。知识储备决定了我们的思考有没有局限、有多大局限。这个很好理解,中国的老笑话里,老农民认为,京城的皇帝每天都用金锄头犁地,因为这位老农的知识储备决定了他对“享福”的想象力有限,对皇帝真正该干什么也没概念。
批判性思维没法丰富你的知识储备,但它能让你意识到你思考局限的存在,从而,让你作判断时更谨慎。
所以,接下来的几节课,我们要一起训练的就是,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识别出哪些思维倾向和知识储备在影响甚至干扰我们的思考。从而,追求更高质量的思考公正性和思考自由度。
本讲小结
好了,我们在这一节课里建立的共识是,如果我们想要成为更高质量的思考者,我们应该至少做到两件事:
第一,我们需要花更多时间在“思考”这件事上面;
第二,我们要逐渐形成自己的思考框架,并且借助批判性思维去不断优化它。这也是我们下一讲开始要讲的事。
思考题
我想问问你,关于花更多时间来思考这件事,你有什么更好的训练方案吗?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帮我们大家一起成为更好的思考者。
我们下一讲见。
我们的思考框架都会有三个必备要素: 知识储备、思考技术和思维倾向。
知识储备是我们手头的食材,思考技术也就是我们的刀和灶台,思维倾向则是我们做中餐还是做法餐这类偏好。
- [转帖]大家见过最离谱的事情是什么?
- 学习材料:批判性思维(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