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批判性思维(五)
12 反思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这一讲我们要讨论的问题是,哪些知识储备上的局限,在阻碍我们达到更高的思考自由度。
这恰好回到了我们课程最开始讨论的那件事:阻碍我们自由思考的局限有两种,思维方式本身的局限和知识面局限。最常见的两种知识面局限,分别来自于时代和格局。我们分别讲一讲。
时代局限
先说时代局限。我们的思考框架里有一些信念,是有强烈时代烙印的。这些信念在当下、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可能适用,但放到其他时代背景下就未必了。
比如我身边的父辈,50后、60后,他们普遍爱囤东西,还不单单是说买米买油一买买一大堆,旧东西也囤,穿不下了的衣服,不搭配的旧家具,空了的矿泉水瓶,吃不完的剩菜。而80后到00后的年轻人,其实不太能理解这件事,我们都觉得,用完就扔,需要了再买不就行了吗?
父辈们爱囤东西,是因为他们的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大多是在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环境里度过的。他们在成长时期形成的一个信念是,“物质是匮乏的,东西要囤积起来,以备不时之需”。这跟心理学里的“补偿”这种防御机制很像。
而比他们年轻30岁的人呢?他们的年少时期赶上的是改革开放,中国经济一直是一条飞速增长的向上曲线,能买到的消费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还越来越好。所以我们没法理解“物质匮乏”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而如果我们跳出来,结合时代去理解这个问题,你可能就不会在吃不吃剩菜这种具体事情上跟父辈不愉快了。你可能还能意识到,经历了匮乏时代、拥有囤积和补偿心态的父辈们,为整个中国经济还做了一个特别伟大的贡献。这就是让中国的居民储蓄率一直超级高,使得我们国家有足够的资本去扩大实体产业。
但是,从2011年起,中国的居民储蓄率开始逐步回落了。这是为什么?这是因为一方面父辈们开始享受国家的社保机制,一方面我们这群心理有足够物质安全感的80后、90后们成为了社会的主要收入人群。
你看,当我们能够去理解时代局限时,就可以更平和地理解老一辈人认为“应该囤东西”这个判断了。
在2014年以前,我们国家的《中小学生守则》里有一条规定叫“见义勇为”,但是从2014年开始,这一条对青少年的要求被删除了。为什么?这是因为随着时代向前走,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小孩面对成年人是没有对抗力的,加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青少年去见义勇为,社会成本太高了。
再举个例子。
今天你再去实体超市比如沃尔玛,会发现沃尔玛在减少人工收银通道,来引导顾客学习用手机自助结账。有时候这带来一个麻烦,就是老头老太太们不愿意学,宁可在仅有的一两个人工通道那里排长队。你怎么看?
技术本来是为了提高便利性的,现在为了让人去用新技术,牺牲了顾客的便利性,这是不是本末倒置呢?
在排队的那15分钟里,确实是感觉技术在给人添麻烦。但如果我们拉长时间刻度来看呢?其实,沃尔玛是在给老年人做半强制教育,逼他们去学移动时代的生活技能。
中国市场用手机完成服务和支付已经是主流趋势,未来的大环境,会让不熟悉移动操作的老年人感觉越来越被动。所以,沃尔玛自助结账这个动作,今天看只是个营销,但长线看,是一种老年生活技能教育。沃尔玛不是在舍本逐末,而是在帮老年人迎接大未来。
同样一件事,同样是我这个思考者,我怎么得出两个相反的结论呢?我在心里问了自己一个问题:“要求沃尔玛放弃推行自助结账服务,这个结论往后推3年和30年,还成立吗?”然后我就马上意识到,当下做这个推广运营有它的价值。
我们民间俗话爱说“走着瞧”,其实就是在说看长线。用长线视角来理解短线问题,得出的结论就很可能不同,甚至更好。
这是第一种局限,时代局限。要破除思考框架里的时代局限,有一个问题比较好用,我前面已经提过了。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 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往后放3年、30年,还会适用吗?
格局局限
第二个局限叫格局局限。
格局局限指的是,世界上还存在其他你完全不知道的维度,知道了你也不关心,因为那个维度的重要问题你没概念,不在你的优先级序列里,你所能接触和感知的世界就是你的格局边界。用一句有点绕的话来说就是,“我们没法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
晋朝有个皇帝叫晋惠帝,有人向他报告,老百姓没饭吃,他反问:“何不食肉糜?”吃不起饭,为什么不吃肉粥呢?
有的网络写手写小说,写霸道总裁给公交卡一次性充值500万。这都是站在自己的格局上,没法去理解更宏大或者更微观的世界。
晋惠帝和老百姓、网络写手和霸道总裁,至少还是在同一个维度里的不同格局差别。如果把语境再扩大到不同维度之间,我们会发现维度之间的理解差异会更大。
比方说,基督教徒们经常面对的一个外部疑问是:上帝既然是全知全能的,那他能不能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问题,我听过最妙的一个回答是:正是因为上帝全知全能,所以他不需要遵守人类世界的规律。这其实是在说,你这个问题对上帝来说是伪问题,更高维度的物种不是低维物种能够理解的。
你别以为维度局限只适合用在形而上的辩论啊。这种格局局限已经在我们的真实世界里了。
你肯定知道,这两年,有一些非常聪明的人类在强烈反对人类开发和探索AI,也就是人工智能,其中就有特斯拉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他自己是一个离前沿技术非常近的人。
他们为什么反对呢?原因简单来说就是,AI的思考过程对我们人类来说是个黑箱,我们不知道它到底是怎么思考的。所以像马斯克这样顶级聪明的人类,就非常担心,AI里最强的那一支会在某些我们意识不到的维度上,自行学习和决定了某些东西。
你想象这样一个场景:我们拥有一个无所不能的AI,它也没有科幻片里那种邪恶意志,想要反抗和称霸地球。我们怀着美好的初衷,跟这个AI说,我们要消灭人类疾病。
好,定义好任务了,AI以消灭人类疾病为目标开始工作了。
但它到底怎么理解“消灭人类疾病”这个目标?会以怎样的手段去实现消灭疾病?我们并不知道。它可能认为,让全人类失去思考能力,没有疾病这个概念,就能最快速地消灭疾病;或者,人类全都消失,也等于消灭人类疾病。那它会做些什么?
有句话说恐惧来源于无知。我们人类里最聪明的那一群人,正是意识到了“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什么”,所以在当下才对探索AI怀有极为保守和谨慎的态度。
好,那么格局局限,无论发生在同一维度上还是其他维度上,我们有办法可以识破吗?很遗憾,没有直接解法。最有用的办法听起来非常鸡汤:多看世界、多接受信息,保持好奇,多学东西。
格局局限很难破除,除非你亲自经历了另一种格局,获得那种格局之下的体感。但批判性思维能做到的是,帮我们意识到我们可能存在某些格局局限。
想要意识到我们的格局局限,可以这样问自己:
– 如果我站在更大的格局上,或者变成更微观的当事人,我还会这么想吗?
到这里,时代局限和格局局限我们都讲完了。这是两个非常难突破的局限。但正如乔布斯的那句话,“保持饥饿,保持愚蠢”,为什么我们大家都很喜欢这句话,就是因为它展示了一种开放心态和自我完善的欲望,这也是我们每一个追求更高思考质量的人每天在不断践行的。
本讲小结
这一讲我们讲的是,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无知,意识到自己的思考框架永远可能存在局限,永远值得修补和完善。
到这里,怎样进行“关于思考的思考”,我认为你应该知道的事,我们已经讲完了。你发现没有,批判性思维作为一种思考如何思考的方法,它其实也有自己的模型。简单来说,这个模型包含三个问题:
– 如何拆解一个思考过程?
– 如何评估这个思考过程?
– 如何从思考框架出发,重构或提升这个思考过程?
你能不能告诉我一个关于时代局限或者格局局限的思考例子?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让我们一起避开思考的陷阱。
下一讲,我们来聊聊批判性思维自己有什么局限。我想告诉你的是,永远能意识到自我存在局限,是我认为人类最可爱的优点之一。
我们下一节课再见。
要破除思考框架里的时代局限,你可以这么问自己:
我的这个结论,!如果往前或往后放3年、30年,还会适用吗?
13 反思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性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前面我们一直在讨论,怎样运用批判性思维,去识别一段思考当中的各种局限。到了这一讲,我想试着跟你讨论一下,批判性思维本身存在什么样的局限。
从我的个人视角看,批判性思维本身有两种局限。
第一种,批判性思维,不能够帮你打开视野和格局。
我们前面讲了,打开格局的过程就是完善知识储备的过程,而这要靠大量汲取优质信息。批判性思维只能做到判断信息是不是“优质”,但没法做到“大量汲取”。
怎么办?办法就是去大量汲取信息,拓展知识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课程一开始说过,海绵式思维有它非常重要的正面价值。
批判性思维的第二种局限,是它作为一个思维系统,是不完备的。
什么叫系统的不完备?就是你在系统之内,能意识到某个问题的存在,但你没法基于这套系统去解决它。
你可能还记得,前面我们提出过一个问题:既然上帝是全能的,那他能创造出一块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吗?我们当时的回答很简单,上帝既然是全能的,他就不必遵守我们人类的逻辑。
在这一讲里,我想把“上帝有他不必遵守的逻辑”这个认知,重点跟你讨论一下。
全能的上帝与举不起来的石头
这个逻辑是这样的:我们所讨论的这个世界,它的存在前提之一就是“上帝全能”。在这样的世界里,“上帝举不起来的石头”这种东西不存在。就像方的圆、不能被2整除的偶数,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也不存在。
所以要求上帝创造出一个他举不起来的石头,就像要求设计师设计五彩斑斓的黑一样,反推出来的并不是上帝或者设计师的能力有限,而是我们这个世界的规则边界有限,我们的世界里就没有五彩斑斓的黑,也没有上帝举不起来的石头。
或者,换一句残酷点的话说,这样的东西或许存在,但以我们人类有限的认知,察觉不到、理解不了。
这可不是打什么机锋。美国加州大学的一位物理学家不久前发表了一篇论文,提出说,在二维空间里,生命完全有可能出现。如果我们不去研读这样的论文,一下子,是不是也想象不出、理解不了,活在一个二维平面里的生命是什么样子。(论文链接:https://arxiv.org/abs/1906.05336)
回过来,上帝全知全能,这个命题是我们在三维空间里提出的,用产品经理的话说,它的适用场景就是三维空间这个系统。那么,要是上帝在这个系统之外,找一个没有空间维度、只有时间维度的宇宙里创造一块石头,那么“举起来”这个概念可能都不存在。但那是个什么东西,我们三维世界的物种理解不了。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
上帝不能创造出一块他自己举不起来的石头,设计师没法设计出五彩斑斓的黑。这一系列系统性局限的背后,站着一个非常伟大的数学定理:哥德尔不完备定理。这个定理被认为是动摇了数学的基础。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是奥匈帝国的数学家哥德尔在1931年提出的,当时他只有25岁。
因为我们不是数学课,我没法用那么精确的说法来表述这个定理,我们就简单说一下,它说的是:包含了算术系统的公理体系是不完备的,这个公理体系里,总会存在一些没法在这个体系内判断真假的命题,你怎么补也补不全。
什么叫公理体系?按照哥德尔的定义,能被一套规则定义的集合就算一个公理体系。那么,大陆法系定义的秩序体系是一个体系,日语覆盖区域的日本文明是一个体系,由批判性思维组织起来的思考体系也是一个体系。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万维钢老师在精英日课里有专门的课程讲过,你在得到里搜索一下就能找到,我们就不展开了。你只需要记得的是,它是说,一个系统里一定存在一些问题,是这个系统本身无法解释的。也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系统性的局限。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解释力可不只是用在论证数学的不完备。前些年,互联网上流行一句话叫做“物理的尽头是数学,数学的尽头是哲学,哲学的尽头是神学”,其实也是在说,一个解释系统总有它自己所解释不了的问题,需要求助于另一个系统。
语言体系的不完备
在这个世界上,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系也各有各的不完备。
我们今天汉语里说“K歌”,其实也是在表达一个汉语系统里原来没有的词汇涵义。英文里想表达汉语“江湖”这个词的意思,也只能直接按拼音音译成“Jianghu”。这都是得直接借用语言系统外的语言来解决本语种的描述问题。
德语更典型,有很多描述情绪的单词,词义特别一言难尽。我的同事陆晶靖告诉我,德语里有个词叫“Fernweh”。意思是“对某个从没去过的地方产生的思乡之情”。这种情绪一个中国人有时也会有,比如小城镇里老一辈人心目中的首都北京,或者一个动漫迷心目中的东京秋叶原。
但这还不止,这个词还有后半个涵义,那就是“对当下有限的时间和空间的厌恶”。你想想,中文里哪有什么词汇,足够解释和定义这样一种拐了两三个弯的情绪,我只能用一百来字来絮絮叨叨,连解释带打比方,才勉强传达了这个德语单词的词义。
更离谱的是,陆晶靖还甩给我另一个德语单词,叫做Weltschmerz。他说这个词离谱在用汉语根本没法解释,别说100字了,500字也不行,可能得一本《少年维特之烦恼》才差不多。他给我发了一个维基百科的英文链接,让我自己去看。我也放在文中了,让你感受一下。(链接:https://en.wikipedia.org/wiki/Weltschmerz)
我花了好几分钟去讲语言体系的不完备,是为了引出哲学大师维特根斯坦的一个观点,他说:语言的边界就是思想的边界。我们的思维是靠语言来组织起来和推进下去的。那么, 一个语种对世界的描述能力不完备,肯定就会导致对应的思维体系的不完备。
那么,批判性思维作为思维体系当中的一种,它显然也会存在不完备。
批判性思维本身的不完备体现在哪里呢?
批判性思维的不完备:不负责构建
这个不完备体现在,批判性思维只能评判思考,没有能力构建新的思考。
批判性思维的化身是一个检察官,只负责评判一段思考有多扎实,但你想要评判一段思考,你首先得产生一段思考。而批判性思维,恰恰不能让新观点产生,不能解决思考的从0到1,这就是批判性思维最大的局限。
这很好理解。你可能是一个顶级裁判,但未必适合下场踢球。你可能是一个像麦克斯·珀金斯那样的天才编辑,能发掘和成就出菲茨杰拉德、海明威这种级别的作家,但这也不意味着你自己能写出伟大的小说。因为好编辑的审视和评判能力,跟创作者所需要的捕捉能力和表现能力,不是一个东西。真要写出一个有灵气的小说雏形,还得海明威自己来。
批判性思维在体系上的不完备,跟我们前面讲的思维方式局限和知识面局限,很不一样。
思维方式局限和知识面局限都只是个体的无知,答案是存在于世界当中的,你不知道,我不知道,可能有别人知道。但是,某种思维体系的不完备,是整个系统的无知。只要我们身在系统之内,我们和整个系统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这些悖论或者无解问题摆在那里,无情地碾压我们。
我们对这种不完备真的束手无策吗?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试着冲破这种系统局限呢?有,那就是用局外意识,去审视我们现有的系统,拓展现有的规则边界,去观察当前看不到的事实,去思考当下理解不了的问题。
这就相当于作为一个天才编辑,我们也得老老实实去向海明威请教,请问,我要是也想写出一部小说,我该从哪学起呢?
下一讲,我们就来推荐两种海明威式的思维拓展方向。它们能帮你构建新的思考,帮你从批判性思维的体系出圈。
思考题
如果你刚好还掌握一门外语或者一门方言,你能告诉我这门语言里有什么难以描述的特有词汇吗?
欢迎你写在留言区,让我们一起增加知识储备。
我们下一讲见。
想要评判一段思考,你首先得产生一段思考。而批判性思维,恰恰不能让新观点产生,不能解决思考的从0到1,这就是批判性思维最大的局限。
14 成长与创造:值得拓展的思维能力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这一讲已经是我们这门课的大结局了。
整门课我们一路都在反思“思考”这件事,一路走来,我们干脆还反思了批判性思维本身,明确了它最大的不完备就是不负责构建新的思考。
到了最后这节课,我想给你推荐两个思维拓展方向,它们对破除批判性思维自身的局限会有很大帮助。这两个推荐会带有我的个人化主张,也请你审视和评判。
它们一个是成长性思维,一个是创造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怎么定义它们呢?如果跟批判性思维做个简单比较的话,我们可以粗略地认为,这几种思维活动最直接的区别体现在思考目的上。
批判性思维的目的是要审视解决问题的思路对不对、好不好。
成长性思维的目的是利用问题的解决过程来提升自己。创造性思维的目的呢?是探索问题的新解法。
你发现没有,成长性思维关注的不是问题,而是自我的成长。它把遇到的所有问题都视为自我成长的工具和手段,问题要是解决了,我从经验当中获得成长;问题没解决,我从教训当中获得成长。
你可以想想自己比较有印象的一次挫败,比如被别人指出缺点,审视一下自己对这件事的感受是什么。它让你对那个人心生抵触、不愿回忆吗?还是你进行了反思,已经在有意识地控制这个缺点?
如果是后者,那你就拥有了成长性思维的基本信念。也就是:相信人的能力是可以发展的,人会变得越来越聪明,为了实现这一点,你愿意调整自己,愿意在能力范围之外做事。这样一来你就能形成正反馈,确实能拥有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积极人生。
这种成长性思维能训练吗?能的。有一本书叫《终身成长》,卡罗尔·德韦克罗写的,就是在探讨这个问题。
此外,得到App里其实有一些课程也是在帮你建设这种积极心态,像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古典的《超级个体》都是在提供这类价值。
那么,创造性思维是什么呢?我们说了,它关注的是问题有没有新的解法。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是你的好奇心、求知欲、想象力、发散能力、直觉这些跟心智相关的特质。它们经过有意识的觉察和训练,也是可以内化为能力的。
进到这门课里、一起研究和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所有人,包括你在内,毫无疑问都拥有不同程度的成长性思维。你肯定意识得到成长性思维对你的重要性,它能帮你赢。
至于创造性思维,虽然也挺好,但好像不是那么刚需。
说到这个问题,我就想跟你聊聊我的个人偏好了:两种思维方式里,我更喜欢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关注的对象不是自我,它关注的是问题,关注的是世界。
做个对比的话, 如果说成长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是“我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那么创造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就是“世界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
只拥有成长性思维的人会为了自我成长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当然也会改变世界的某一部分,但这只是一个副产品。
而拥有创造性思维的人却是为了改变世界而努力,作为副产品,他们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会成长。虽然结果很相似,但是这一点点主次之分会带来人格上非常奇特的魅力。
有一个很有趣的例子:我们看电影的时候,常常觉得那些想要颠覆世界的反派也有迷人之处,比如《复仇者联盟》里的灭霸,《蝙蝠侠》里的小丑。这通常都是因为他们的终极目标不仅仅是提升自我,而是改造世界。
一个人要是关心世界,你透过他就能看到世界。
好,那怎么训练创造性思维?我还是举贤不避亲地推荐一下得到App上的课程,比如郝广才的《创意思维课》、李新的《有效训练你的幽默感》,都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创造性思维训练方法。
为什么训练幽默感也是训练创造力呢?因为人类发笑的一个重要机理就是接收到了意外信息。训练幽默感,恰恰就是在训练怎么给套路问题寻找新答案。
成长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都是构建和探索能力。一个是构建自我,一个是探索世界。如果你训练批判性思维有了一定进展,还想追求更高质量的思考,我非常建议你继续拓展这两种思维能力。
珍惜你的思考成本
好,关于思维的拓展方向也讲完了。在这门课的最后一小部分,我想要再给你一个私人提醒。这就是:不要走到另一个极端,事无巨细地滥用你的思考能力。
为什么?最直接的原因是你的思考有成本。你的时间、精力,甚至思考用到的意志力,都是成本。作为一个追求思考质量的人,请珍惜你的思考成本。
这个世界本来已经很复杂,而且它还在不断进化。你作为其中一员,需要思考和判断的事情太多了,你的时间、精力都是有限的资源。我们已经说过,在学会批判性思维这套思考技术之后,你最值得用它来评判的问题,显然是“什么是你的人生最重要的事,怎样做能不断地接近乃至实现它”。
比如说,要是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训练批判性思维,那么你在各种议题上进行大量思考,这当然是很清醒,也很值得的投入。但在长线里,不以训练批判性思维为目标的话,我们在思考前还是要多问自己一句:我们想要参与某些热点话题、思考某些问题的时候,是理性决策,还是情绪使然。我们应该意识到思考成本的消耗,然后去判断它值不值得。
我有一个评估麻烦事儿的金钱指标,叫“不折腾费”,意思是我在面对一件繁琐的事情的时候,我会想一想,花多少钱我宁愿把这件事外包出去,或者省多少钱我愿意把这个麻烦给担了。一旦明确了价格,我马上就能作出相对理性的判断。
比如我们做股票交易,我已经在秋香公司开了户,秋香给我的交易手续费是千分之二。市场上突然出现了一家新的富贵公司,富贵给我的交易手续费是万分之五。听着很吸引人吧?手续费降到了原来的1/4。那我要不要折腾一次,转移我的股票账户呢?
我会这么来想,假设我用1万块来买股票的话,其实每做一笔交易,秋香公司会收我20块,富贵公司收我5块。价差是15块钱。那如果我天天交易,我的波动和损失可能都不止100块钱,这15块算不上什么,如果我买一次股票就持有1年,那么一年我只多花15块钱也不算心疼。那从我的决策角度讲,我的不折腾费就是15块,不够我麻烦的,我就不折腾了。
同样的,如果你感兴趣,你也可以对你的思考成本上做类似的量化评估。我们就不展开了。你可以设计自己的方案,在留言区跟我们分享和讨论。
不建议你过度使用思考力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些决策和行动,相信本能、相信主流经验、相信专业就够用了,我们没必非要重新发明轮子。尤其是这些本能、经验和专业能力被反复验证过了的时候。在俗话里,它们叫常识。
常识跟知识的区别在英文里体现得更明显——常识叫Common sense,知识叫Knowledge。Sense其实是体感、手感,是我们在日常积累下来的经验。
塔勒布有一本书叫《反脆弱》,里面有一个比喻非常精妙,叫“教鸟儿飞行”。什么意思呢?鸟儿本来就会飞,但把飞行技能理论化、知识化的却是知识专家们。
如果你本来就是鸟儿,向你的本能学习飞行,其实已经是最优策略。飞行是你的本能,是一手的common sense,而知识专家们整理出来的飞行技术,其实是二手的knowledge。
总结
回到批判性思维的语境里,我要说的是,我上面这些建议和推荐,仍然只是我的个人主张。你作为一个已经受过批判性思维训练的思考者,你完全可以自己去评判这些观点背后的支撑逻辑是什么,去决定你认不认同、接不接受。
哪怕这么审视完后你并没有认同我,你也已经完成了一个转变:从“看山是山”,来到了“看山还是山”的境界。
中间的区别是什么呢?是你不再被别人的观点简单摆布。你在看到更完整的逻辑和更多的选项之后,作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你已经回到了我们这门课一开始的初衷:追求思考自由度,成为更明智、更独立的思考者。
这门课的正式讲述到这里就结束了,下一讲,我整理了一份供你随时使用的批判性思维问题清单。期待我们在其它的课程里再见。
如果说成长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
是“我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那么创造性思维关心的基本命题就是“世界应该成为怎样,我该为此做些什么”。
15 一份批判性思维的通用提问清单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跟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整门课程下来,我们其实是用各种各样的问题,串起了一次对思考的完整反思。我们有三个重要的收获:
– 第一,是一套独立思考的方法;
– 第二,是从思维和信念层面重新认识了自己;
– 第三,是一个变化:无论多不高兴,我们都是可以被说服的。因为我们不是简单信奉某个观念,而是信奉观念背后的形成逻辑。
这三个收获帮我们摆脱了思考无意识的处境。所以,我不得不引用《纽约时报》的发行人A.G.Sulzberger的一句话来赞扬一下收听这门课的你。
他说:这个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只想要验证他们既有的知识和经验。但《纽约时报》的读者有一个共同点:“我想要获得那些能挑战我既有认知的想法。”
你看,这不就是在说我们吗?如果你身边也有像你一样的追求高质量思考的朋友,请你把这门课也推荐给他,让他加入我们,成为又一位思维升级之路上的互助者。
为了方便你使用和练习批判性思维,我们把课里这些审视思考的关键问题整理成了一份清单。
这份带着10个主问题的清单,你可以用来审视自己的思考,也可以用在面对一个外部观点时,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
问题清单
这份带着10个主问题的清单,你可以用来审视自己的思考,也可以用在面对一个外部观点时,进行独立的思考判断。
1.你面对的观点是什么? 这是一个推断一个猜想还是一个感觉?
2.审视这个观点,对我重要吗?这是在帮你判断值不值得投入思考成本。你也可以换个问法问自己:我想要审视这个观点的目的是什么?
3.这个结论是在回应论题吗?这是在帮你判断,你的论题和结论是否匹配,结论有没有偷换。
4.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这是在帮你审视论证过程是否严密。关于论证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论证用到的证据符合事实吗?和论证过程用到的推理合乎逻辑吗?等等
5.思考过程中,有没有什么概念的意思不够明确?
这是在帮你判断,关键概念的定义分歧会不会影响结论。
6.思考过程用到了哪些隐藏的假定?
这是在帮你判断,隐藏假定会不会动摇论证的可靠性。关于预设,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
A.这个预设与我们的个人经验冲不冲突?
B.这个预设跟我们的背景知识冲不冲突?
7.换一种信念,你的结论会不同吗?
这是在帮你判断,信念是否在影响思考。
8.换一种立场,你的结论会不同吗?这是在帮你判断,立场是否在影响思考。关于立场,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换一种情况,你是否能保持同样的立场和态度?
9.换一种情绪或欲望,你的结论会不同吗?这是在帮你判断,情绪与欲望是否在影响思考。关于情绪与欲望,值得追问的问题还有:一段时间后,你有没有可能为此刻的判断与决策后悔?
10.这个结论,是不是只在某些边界内适用?这是在帮你意识到,这段思考可能存在局限性。A.这个结论,放在更大格局或更高维度上还适用吗?B.这个结论放在300年前或者300年后,还会适用吗?
在这10个主问题里,还有一些你值得追问的子问题,我就不一一念了,我做成一张表,你可以看一看。
10个问题列完,你可能发现了,第2个问题“审视这个观点对我重要吗”,其实是一个“刹车问题”,它在快速帮你做一个决定,要不要继续往下进行审视和评判。
不过,在你刚刚学完这门课的前几个月,我非常建议你对这个问题的回答都是:重要,我的目的是训练和提升我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应的,我也非常建议你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用20天,每天抽出15分钟,从你接触到的新闻评论里,挑出一篇文章,按照这个批判性思维的问题清单审视一遍。20天下来,你会明显感觉到自己思考质量和思考速度的提升。
再进一步,我列出几个近期有意思的问题,也供你练习思考、练习自我审视。
– 小区里的养狗住户应该多交物业费吗?
– 学校应该要求家长每天留出2小时来辅导孩子写作业吗?
–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应该主动打疫苗吗?
– 应该去三线城市享受生活,还是在一线城市打拼理想?
– 拼多多当下应该深耕国内市场还是去做全球化?
整个练习过程中,如果你有任何有意思的思考,或者想到一些新的值得讨论的有意思的问题,非常欢迎你回来在课程里留言,让我们一起讨论和成长。
同时,这门课我们也会不断迭代,说不定,下次迭代的内容就会源于和你的讨论。好了,这门课就到这里,希望下一次再见的时候,我们都已经成为更明智、更理性的自己,再见 。
整门课程下来我们有三个重要的收获
第一,是一套独立思考的方法: 自洽-自己说得通,公正-对别人公平,局限自知-意识到自己的思考可能存在[没想到] ;
第二,是从思维和信念层面重新认识了自己;第三,是一个变化: 无论多不高兴,我们都是可以被说服的。因为我们不是简单信奉某个观念,而是信奉观念背后的形成逻辑。
加餐 | 为什么新闻事件总会反转?
你好,我是蔡钰,欢迎你回来和我一起训练批判性思维。
这节课是加餐内容,根据2019年8月4日《邵恒头条》的部分内容整理成的。当时,邵恒代用户向我提了5个问题,都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困惑,所以,我把我的思考也在这里分享给你。
用户久远:
现在看新闻,经常会发现出现剧情反转,而且还不止反转一次。为什么这种情况越来越常见呢?有很多新闻事件,普通人也没有额外的信息,这种情况下怎么能运用批判性思维来判断真相?
所谓的“新闻反转”,我能想到的原因有三个——
1. 信息本身还不完整
2. 信息提供者本身就自带倾向
3. 信息提供者不止一方
这三件事加起来,我认为背后其实是一个有意义的变化:社会的信息供应方式在进化,它开始把不同阶段、不同角度的信息片段都展示给你看。
以前没有互联网,或者没普及互联网的时候,信息渠道有限。所以,你看到一则新闻的时候,通常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事情已经在信息渠道那边完成了定性。换句话说,信息渠道拿走了“定义事实的权力”。
而互联网技术,让我们能够更快地获取到信息,等于是把一则新闻从发生、到传播、再到被定性的过程,不断地摊开给你看。所以,有的消息还没被确认、没被过滤就变成了你手机上的弹窗。
所以,所谓的“反转”,其实是我们拥有了更丰富的信息获取渠道,能看到不同阶段、不同维度的信息片段,因此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去作出自己的独立判断。我个人是非常感激这件事的。
这是为什么我说“新闻反转”的时候要说所谓的,要打引号。能够看到新闻的反转,是说明你的信息环境没有被单一渠道垄断啊。
判断真相是一件成本很高的事情。如果你觉得“新闻反转”很烦人,你可以选择别关心它,或者相信权威渠道就行了。我在《批判性思维15讲》这门课里就说到,要爱惜你的思考成本,也是这个意思。但同时,我非常建议你要提醒自己的是,当你选择相信某个信息渠道的时候,是在把“定义事实的权力”让渡给它,请你务必确认,它值得。
用户半支烟:
批判性思维有助于让人变得更加理性客观,但太理性太客观了,可能也会降低人的行动能力。那么,如何平衡好理性与行动力呢?
因为不清楚你指的行动力降低具体发生在什么领域,所以我们没法仔细讨论。不过,这个问题在投资界其实是个典型问题。没有经过理性思考就进行了的行动,行动的结果只能看运气了。那对应的,你也需要面对损失的风险。
所以,想要快速行动,你只需要搞清楚自己的风险偏好就行。换句话说,就是想明白你愿意为这个行动设置怎样的止损线,然后在止损线的范围内允许自己“鲁莽”一点。
比方说,2块钱买一张彩票,那最多损失2块钱。没有深思熟虑就去创业,那我们最多允许自己损失3年时间。我还想多吃一块蛋糕,那大不了重1公斤。或者没有搞清楚对方的心意就表白,那大不了连朋友都做不成。
想明白了,就可以。
用户侯文清-深圳4期1班:
有很多事没有确定的、清晰的逻辑关系,这很可能导致最后分析的结果都是“逻辑不完备”,这要怎么处理?批判性思维老是挑别人的刺,说你说的不严谨、不充分。可是然后呢?可如果每次得出的结论都是,“你们说得不太对,但是我也不知道哪里对、怎么对”,那这会不会造成批判性思维的实用价值受限呢?
我想先反过来问您一个问题,比方说我有这么一个观点:“王富贵不会编程,虽然这不是招聘要求的问题,但这会造成这个招聘要求的实用价值受限。”
我的这个观点您认同吗?对我来说,认不认同这句话,取决于我们到底是要解决哪个问题:是要替王富贵解决工作,还是替岗位找到适合的人。
你说到一种局面:你们说得都不太对,但是我也不知道哪里对。
这确实是这样的。批判性思维不负责构建,负责构建的是创造性思维、成长型思维这些建设性的思维能力。
但是,批判性思维其实能帮你定义出真问题。用批判性思维追问下来,你其实会到达这样一个局面:“你说得不太对,具体不对在这里和那里。”
那么,接下来,是忍受这些瑕疵接受这个方案,还是换一个方案,还是建设性地解决这些瑕疵,就都是好选择。因为你们对这个方案的理解已经更清醒和到位。这个时候,哪怕你们仍然接受原来的方案,也不再是对风险一无所知。
用户李仲轲:
周三的《邵恒头条》提到了海清为中生代女演员争取表演机会的事。蔡钰你当时说,“如果20岁的海清坐在台下,听到40岁的海清的这番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我对于这句话的理解是,因为20岁的海清和40岁的海清,所处的立场不一样。 但是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时候,我觉得最大的阻碍就是立场。因为一个人说什么话,肯定天然带有立场,而且有些时候如果用批判性思维审视自己,还可能和立场相悖。 今天我想请教一下,在训练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立场”和“认知”的矛盾呢?
我认为是不矛盾的。因为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纠正自己,把自己变得绝对中立、没有分别心。我们在课里说,你需要的是弄清楚自己的思维倾向,弄清楚自己是基于什么立场在认知、在给出某个主张。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让自己做到自洽和公正就很好。
什么叫自洽,什么叫公正呢?
举个例子来说:在公共场所,你从来不会旁若无人地大声聊天,你也讨厌看到陌生小孩大声哭闹。这是因为你有一个立场:在公共场所不应该打扰到其他人。这没问题。
但是,如果一个小孩大声哭闹吵到了你,你冲他大吼让他别哭了,那么从批判性思维的角度来看,这就不太自洽、也不太公正了。
首先, 你冲小孩大吼的行为也干扰到了其他人,这跟你自己的立场是相悖的,不自洽。
其次, 你没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却要求小孩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是在使用双重标准,不公正。
这就是为什么说,批判性思维不是让你抛弃立场,而是让你能在自己的立场当中保持自洽和公正。
那上面这个例子应该怎么做?批判性思维不回答。批判性思维只评估你的思考和决策质量,不给建设性的答案。这就是为什么我在课程里讲到的,批判性思维本身有局限性,需要其他的思维能力来补。
邵恒:
如果20岁的海清坐在台下,听到40岁的海清的这番话,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20岁的海清会怎么看?海清的“40岁立场”,自洽吗,公正吗?
20岁的海清坐在台下的话,她跟40岁的海清不但身处不同利益立场,还身处不同的年龄段。一个演员,如果在年轻的时候已经享受过资源红利和倾斜,在中年之际仍然要求市场的同一批资源不去眷顾年轻人,而是继续向她所在的中年阶段倾斜,那么,她并不是在为某一个群体争取权利,而仅仅是在为“自我”争取权利。这种主张对其他演员并不公正,背后的价值观也不能说是稳定。
实际上,这种主张如果真的实现了,对海清未必是好事。因为无论是好角色、资金还是市场兴趣,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40岁的演员是文化资本的青睐对象,那么当年那个20多岁的她,可能就没有那么多机会去崭露头角了。
另外,海清的这番话里还有一句话很有意思。她的大概意思是说,市场和题材都在远离中生代女演员,导致姚晨不得不亲自做监制、梁静自己做投资,来寻找演戏的机会。
这句话有意思在哪里呢?这句话里面有两个预设:一个是“机会不应该由我们自己来创造”,一个是“风险不应该由我们来承担”。
演员演戏是拿固定片酬的,但导演和制片人却是要承担少赚钱甚至亏损风险。
在商业社会里,导演和制片人选择的题材肯定是会去呼应市场需求的,这样一来获得商业回报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如果忽视市场最显性的需求来创造题材,背后也就意味着要承担更大的亏损风险。
在这样一个市场规律面前,单方面地要求导演和制片人多启用中生代女演员,其实等于是在要求对方背负不必要的风险了。这肯定不公平。
那怎么公平呢?这种风险如果是你自己来承担就是公平的。所以,其实姚晨当监制、梁静做影视投资,我认为都是非常可敬、也非常有建设性的探索,是自己给自己创造机会,自己承担自己的决策风险。
好,问题回答完了,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可以在这里给我留言,我会不定期地查看和回复,期待和你进一步交流。
- 学习材料:批判性思维(四)
- 歌曲:人生取舍两难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