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为什么单位一把手大多都是空降?
一个单位最忌讳什么?不是人懒事多,不是效率低下,而是一把手在单位里扎下根。
一旦一把手在原地生人,整个组织就注定走向一条危险的路径,那就是权力开始固化,关系开始粘连,单位从此变质。表面看,这是人事安排,本质上是一次对权力控制权的拱手让渡。
为什么要空降?因为权力本质上是不可信任的。从古至今,所有制度设计者都明白一件事,人性经不起考验,你给他一点点便利,他就会建立一个圈子,你让他待久一点,他就开始清洗异己,建立自己的小王国。不是因为他坏,而是因为权力的诱惑太深。
任何人在权力面前,如果缺乏制度的钳制,最终都会变得危险。这就是制度设计的核心逻辑,让权力永远处于漂浮状态,让官员无法在本地扎根,不给他们建立势力的机会。
明朝清朝搞流官制,不是出于什么高尚理想,而是对人性深刻绝望之后的制度回应。只要人在一个地方待的久了,他就不是朝廷的人了,他是那块土地的土皇帝,想治他权晚了,想撤他职,整个地方的百姓都可能闹起来,他成了独立王国,中央成了摆设。
今天我们换了时代,但人性没变,于是空降一把手,成了现代版的组织对权力滥用的一道防火墙。有人说内部提拔更懂业务,更接地气?荒谬!组织最怕的不是不懂业务,而是有人懂得太多,盘根太深,能调动太多资源,能影响太多决策。
这种人,业务是他的遮羞布,权力才是他的根本追求。他会用业务之名行权力之实,用熟悉之便架空组织管理内部提拔的一把手,看似顺理成章,其实风险极大。
第一,他和下面的人早已建立起复杂的利益共同体,今天你提拔我,明天我保你平安,这不是团队,这是共犯结构组织要动他一下,就像动一个老树根,牵一发动全身。
第二,内部上位意味着你必须打败对手,竞争一旦变成了政治博弈,就没有真正的和平过波,胜者掌权,败者心怀怨恨,表面是新官上任三把火,背后却是余孽未清的旧势力反扑。单位变得像宫廷,一步错满盘皆输。
第三,他熟悉组织每一个漏洞,他知道哪个口子能钻,哪条规章形同虚设,哪些人是能靠得住的自己人。你指望这样的人依法治单位?别做梦,他会用制度来保护自己人,用程序来排除异己,用规则来塑造权力护城河。
所以高明的组织者根本不会在原地提拔一把手,甚至连破格重用,这种话术都是对现实的遮羞。他们要的不是那个岗位上有多懂业务的人,而是一个能被管住,能被调度,不会形成权力黑洞的工具。其实,空降就是一种彻底的控制。
空降一把手意味着他没有根基,不了解情况,想干事只能靠上级,想掌权必须先服从。这种人你扶得起,也随时可以换,他能压住下属,却翻不起太大浪。这样的权力是洁净的,透明的,不会被地方利益污染,不会被旧人情绑架。
真正懂权力的人,不看能力,不看资历,只看这个人能不能被控制,能不能制造稳定。那些嚷嚷着空降不懂业务的人,要么是既得利益者,要么就是还没明白一个真相:组织不是为了效率而存在,而是为了安全,为了秩序,为了防止不可控风险的蔓延。
空降一把手,不是任人唯亲,而是制度对人性的冷酷回应。他不相信人,他只相信结构和限制。越是重要的岗位,越不能给人机会形成气候,哪怕你再能干,再熟悉,也必须被打散,被打断,被重构。
这就是现代权力制度的底层逻辑,不是选出最强的人,而是选出最可控的人,不是让你做王,而是让你做稳妥的执行者。
真正的制度从不妥协于感情,也不崇拜才能,他唯一忠诚的是系统的安全运行。
空降是制度对人性不信任的最高形式。理解了这一点,你才真正懂了什么叫现代治理。
- [转贴]马伯庸亲王脑洞段子合集
- [转贴]女性慕强慕的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