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美国为何不给DeepSeek所有人发绿卡挖走?
据说美国绿卡所向披靡,举世无敌,人间至宝,天降甘霖,瑶池玉液,龙肝凤胆。为何不给DeepSeek团队每人发绿卡直接击败中国?
回答:
相信绿卡叙事(人才叙事)的人始终没有理解
人类社会的缺的不是人才
而是萝卜坑(生态叙事)
这是鄙人作为江苏状元班的一名小卷王的体验
绿卡叙事本质上是如下这样运行的
“人才成就了事业 ”这种叙事是一种后验逻辑
毕竟成就了事业的人都后验的被追认成了人才
这种逻辑导致了“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
进而导致一群人看到中国尖子生都被美国招去了以后就痛心疾首开始转速败论
然而在现实情况里,中美差距没有更加拉大。
因为现实运作的逻辑是萝卜坑逻辑
简单类比一下就是,有些奇妙的生物种群里,当雄性个体太少以后,某些雌性个体会开始转化成雄性
这导致了无论你怎么定向性别捕捞,这个种群永远不会男女失调
放在人类社会的情况里就是
人的成长不单是简单的智力水平天梯竞赛,谁智力高谁就赢
更是一种压力和责任、以及各种环境综合推动的生态竞争
一个尖子生的成长路径中,往往得到了整体环境的资源集中
老师的偏爱、同学的倾慕、父母的鼓励、自我的期待和压力
这种正反馈的环境在促进这个尖子生不断拔尖
同样的,如果一旦失去这样的环境
比如进入了一个新学校,进入了一个全是尖子生的顶尖班级
这个曾经的天之骄子会失焦
从信心、关注度、期望、评价等层面都会发生重大的失衡和反转)
也就是说,曾经在清华北大的天才去了美国,如果得不到好的萝卜坑,会迅速庸人化——因为没有人在关注你,期待你,栽培你
来美国混着混着就泯然众人了
而与此同时
因为压在自己头上的人被抽走了
继续留在当前这个环境里可能稍微次一点的人才
就获得了原先尖子生们的生态位
压力、关注、评价、期待都聚焦在这些人身上,他们的成长反而就非常迅速
没有人天生就是人才,天生就能成就事业
人都是在压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双重驱动下一步步的成长起来的
“人才成就了事业”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是倒果为因的后验逻辑,是唯智力论
多和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交流,你会发现是他们的经历成就了他们
多少有一点“事业反过来塑造了人才”的意味
或者说,可以明显的感觉到他们本身是在立业的过程中不断正循环进步最终成功的
更要命的一点是
本来人类的教育系统筛选就不可能完全的做到精确——原本那些领先的人未必就是最聪明的
只不过可能是在成长经历中一些随机的不可控的际遇,导致他们在分数系统中暂时表现的更强而已
而一开始表现次一点的人,在得到萝卜坑以后,反而可能真正的得到了机会
美国每年从清华北大抽调走中国最聪明的人
然后没有萝卜坑给这些人
基于种族主义给华人设置了玻璃天花板
同时反向选择了更会吹牛不会做事的精神婆罗门——以印度人为代表
相反
中国巨大的体量以及优秀的科工环境,为科研人才创造了巨大的萝卜坑
随便你人才怎么掐尖,只要萝卜坑在这里,不愁长不出萝卜
- 空杯心态与学习三重境界
- [转贴]为什么只有两千多万人的犹太人可以左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