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贴]为什么进村秋毫无犯的军队更容易赢,我推导出来应该是进村烧杀抢掠的军队更能赢啊?
首先,一支军队要赢,控制其他变量不变时,应该是士兵越拥护,越容易赢,和村民/市民的拥护没有关系——原因很简单:上战场打仗的人是士兵
要取得士兵拥护,画饼是无效的,必须给予实在的好处
纵容士兵劫掠村庄的军队,士兵获得了钱和女人,很高兴,于是拥护指挥官,战斗意志很强
进村秋毫无犯的军队,士兵打仗啥也得不到,穷困潦倒,于是不拥护指挥官,战斗意志很差
因而得出结论:更爱劫掠村庄的军队,士兵参加这只军队得到的好处就更多,士兵过得就更舒服,大家就更愿意加入这只军队,得了好处的士兵就更有战斗意志,于是更容易赢。
然而现实中貌似并不是这样的,这是为什么呢?
回答:
因为你对“秋毫无犯”的理解,太简单了。
“秋毫无犯”,是对士兵的要求,要严禁士兵向老百姓索要钱财。不管是“要”,还是“抢”,都不准;甚至老百姓“自愿给”,也要禁止。
但你的部队也是要吃饭、发饷的,所以你必须派出专门的行政人员,去民间征粮、筹款。他们不需要“秋毫无犯”,否则你的部队就真的饿死了。
====================
军队进村烧杀抢掠,对于提高战斗力,害处极大。
第一、允许烧杀抢掠,就和允许军队经商一样,意味着军队可以靠自己发财,不再依赖财政拨款了。军队不再吃“朝廷的饭”,改成吃“自己抢的饭”。这意味着,军队向军阀化迈出了重要一步。
第二、如果严禁烧杀抢掠,那就容易实现“利出一孔”。士兵想发财,唯一的办法,是服从你的军令,冲锋陷阵,然后获得你的奖励。谁作战英勇,谁对你唯命是从,谁的功劳大,你就重赏他,让他发财,让所有人都以他为榜样。反之,谁不听号令,谁贪生怕死,谁就拿不到奖励,还会被军法制裁。这样的军队,赏罚分明,战斗力自然就强。
反之,假如你允许士兵们随意抢掠,那士兵们就会认为:冲锋陷阵,九死一生,不如打仗时摸鱼、躲起来,打完仗去抢老百姓,后者风险明显更小。那你的军队很快就变成“打敌人,畏缩不前;抢老百姓,争先恐后”的状态。
第三、军队的职业是打仗,对于敛财并不在行。敛财这种事,应该交给专业人员去做。你应该培训一批专业的行政人员,教他们识别穷人和富人,识别谁家有钱,教他们如何征粮,如何筹款。
不要轻易烧和杀,这是竭泽而渔的办法。要采用收税、征粮、筹款的办法,威逼利诱让富人、商户出钱。既要完成筹款任务,同时也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破坏,尤其是你打算把当地变成你的根据地时。
至于穷人,他们本来就没钱,对他们搞烧杀抢掠,搞不到几分钱,还失去了民心,属于非常愚蠢的做法。穷人,应该挑选身体强壮的人,让他们参军,作为你的兵源。
这是非常复杂、专业的工作,必须培训专业人员去做。让士兵自己烧杀抢掠,效率极低,影响又很坏。
第四、士兵烧杀抢掠中,很容易为了争夺钱财,自己人先打起来。这不利于军队内部的团结。
================
综上所述:
禁止烧杀抢掠的军队是这样做的:
1、向民间征粮、筹款工作,交给专业的行政人员完成。他们懂得,如何才能既能筹到足够的钱,又避免竭泽而渔。行政人员有枪杆子作为后盾。
2、士兵严禁烧杀抢掠,因此百姓对他们的印象较好。
在烧杀抢掠的军队面前,百姓有时想做奴隶都不行,连命都保不住;而在“秋毫无犯”的军队面前,虽然民间还是要出钱出粮,但毕竟是“做稳了奴隶”。
3、军费征收上来后,交给主帅。主帅有了钱,可以确保军队的忠诚。
4、主帅可以赏功罚过,激励士气。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而烧杀抢掠的军队是这样的:
1、士兵们随意烧杀,抢钱效率很低。民间财产,被烧了一大半,被抢了一小半。老百姓怨气冲天,士兵们也没得到多少钱财。
2、士兵们为了争抢值钱的财物,容易内部打起来,不利于团结。
3、士兵们把抢掠,当成主要的发财手段。主帅再想用赏金来鼓励士兵冲锋陷阵,士兵们嫌弃风险太大,都没兴趣。
4、军队自己发财了,就不听主帅号令了。
两者对比,你觉得,是“进村秋毫无犯的军队”容易赢,还是“进村烧杀抢掠的军队”容易赢?